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陈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陈磊

陈磊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目前,我国通信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且已得到广泛的普及,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同时标志我国已全面进行互联网时代。电力通信的普及与建设是我国重点项目之一,但电力通信技术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介入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软交换技术如可以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使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得到质的提升,同时可以稳定、高效、安全的运行电力通信系统,本文就软交换技术的概念出发,针对软交换在电力通信技术中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电力通信有关部门予以参考,促进我国通信事业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字:软交换;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系统维护

前言:由于我国当下市场经济和科技水平发展的极其迅速,国内的通讯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加大,通讯企业面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与日俱增,从而迫使通讯企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良。通讯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稳固和实现自身地位,通讯技术的研发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构成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通信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通信企业应足够认识软交换技术的重要性,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科学的应用,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提升软交换在通信中应用,促进企业进步。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况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述

软交换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企业网络在当时环境下,用户普遍使用的电话都是基于以太网,通过PC服务器实现呼叫功能。如此,系统可以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实现管理与维护,不需单独建立网络,同时,费用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PBX[1]。现代软交换是将媒体网关中的呼叫控制功能抽离,借助其他的软件和系统实现呼叫功能。软交换的最大优势是可以独立运行软件系统,硬件也是由软件自身控制,工作方式是依托于各个模块,用户也可以通过编程接口拓展新项目[2]。总而言之,软交换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通过软件启动呼叫控制功能,继而实现呼叫传输脱离呼叫控制,与此同时,软交换可将网络数据资源粗存保护,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以更加方便的提供上网和通信体验。

(二)软交换技术的组成

软交换有四个组成部分,一是业务层,业务层的核心任务是优化数据资源配置,进而将以完善配置的资源供用户使用,提升对用户的服务能力。电力通信将IP技术应用到电力传输的关键环节,以此提升线路数据传输的技术。二是控制层,控制层主要任务是分离工作,用计算机将呼叫控制与网关分离,使用软件独立完成呼叫功能[3]。三是传送层,传送层主要负责传输任务,主要是提供媒体和业务流的输送,同时保护网络分组的有效进行。四是接入层,顾名思义,就是完成用户的接入工作,进一步将信息格式完成转变,同时保护和恢复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

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重要意义

(一)软交换技术对于用户的意义

软交换是未来电力通信技术的核心,当前的电力通信是基于传统的交换机进行工作,未来电力通信技术势必在软交换技术支持下进行工作。软交换对于传统和未来的通信技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用户而言,以往的交换网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网络通信的硬件、软件、维护、更新同时都是由同一供应商准备,致使用户的选择空间狭窄,在维护费上丧失了自主权[4]。然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运用可以一举攻破这一难题,由于软交换拥有较大的开放性,在软交换的体系中,网络设备的供应商是被同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所开发的,如此,用户可以更加自身情况和网络设备的性价比进行考量和选择。

(二)软交换技术对于网络通信稳定性的意义

软件换技术相比于以往传统的网络交换相比有着更加可靠的稳定性,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处理网络问题。用户可以利用软件的形式将以往的电路交换的功能进行分类处理,借助软交换的特点将其分散到各个主要网络。这种操作流程最大优势是可以编程,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喜好进行改写编程,同时也基于计算机平台,设置网络权限,进一步实现网络的稳定与安全。

三、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

(一)软交换技术在电网管理中的应用

以往传统的电力通信运营中所能提供用户的业务十分有限,只能分为语音通话和信息传送两大板块。但随着我国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电力通信的发展转型已成定势。IP化服务的介入会使电力通信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会使电力通信系统不再单一的进行语音通话传输、信息传送、客户售后服务和紧急通话的业务,利用电力通信的信息与自动化衔接互联网,从而研发革新新业务,借助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定制出有特色、多元化的新业务类型,进而有效推动电力通信业务的发展

(二)软交换技术在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现如今,计算机网络与电话网络是电力通信的两大组成方式。此两种网路载体所使用的电力通信网络却各不相同,前者有专属计算机使用的网络模式,后者有适用于通话的网络模式,两种网络模式在交换方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两种网络模式上互不兼容,造成了两者之间的通信障碍[5]。软交换,作为具有超强兼容协议的功能的新兴技术,可以攻破网络传输的兼容问题,从而可实现电话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缝衔接。同时,软交换技术可以整合网络中庞大的数据资源。在传统的数据分析的采集的工作中,都是由人亲力亲为,由于数据量巨大且繁琐,人工采集经常会出现失误,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软交换技术可编辑计算机平台,建立数据分析出来功能,精准有效的分析庞杂的数据,提高处理速度和效率,

(三)软交换技术在维护通讯系统中的应用

以往传统的电力通信运营系统落后繁琐,网络通信的硬件、软件、维护、更新单纯的依靠人工维护是远远不能达到低故障率的要求,并且,工作效率不高,失误频发,导致故障通常无法第一时间修复。在软交换技术的支持下,可将计算机进行联网,使计算机之间可以数据信息互相传输,如果电力通信的网络出现故障,计算机之间可以做到故障互传,可在第一时间向维护人员发送警报,使维护人员可以及时的维修[6]。在使用软交换技术后,可以有效提升电力通信的保障效率和纠错能力,使电网实现高效、智能、互动的新型运营模式,进而有效的保障电力通信网的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结论:在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不断的进步中,电力通信系统相应的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电力通信系统正面临着巨大考验,软交换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逐一破解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各项难题,其中对现如今电网管理、网络数据资源共享和维护通讯系统的应用尤为奏效。所以,软交换技术的介入可是我国电力通信产业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将有利推动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革新与发展,是更多的用户从中受益,从而促进我国科技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钱科能,姜静盛,孔亚青.固网软交换向IMS简洁网络演进实施方案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7,47(06):70-74.

[2]佴东河.通信固网软交换跨地市TG互备方案设计[J].宿州学院学报,2017,32(09):103-106.

[3]黎奇迈,余发科.应用软交换技术的NGN网络组网方案[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5(16):167-169.

[4]乔易.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14(10):69-70.

[5]马士林.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47(12):106.

[6]胡军,章威,黄良初,付立涛,赵慧敏.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0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