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在急性中重度中毒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重度中毒中的疗效观察

龚世富高双双刘俊强王资安

龚世富高双双刘俊强王资安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安岳64235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中重度中毒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中重度中毒患者进行研究,以时间先后进行分组,治疗组在常洗胃、局部及静脉使用解毒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重度中毒,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洗胃、局部及静脉使用解毒药物.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解毒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水电解质失衡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例,无效0例;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3.1±0.35天,住院时间平均9.3±1.2天;水电解质失衡3例.对照组显效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临床症状缓解平均8.1±0.9天,住院时间平均17.6±2.4天;水电解质失衡4例.结论:对急性中重度中毒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安全.

【关键词】急性中重度中毒;血液灌流;治疗【中图分类号】R595.4【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35

近年来,急性中毒在基层医疗机构接诊患者中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来院就诊的患者病情也较以前明显严重,中毒的种类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和药物性向多样性和生物性等转化,使得急性中毒的救治难度明显增大.找到一种更有效,更快速的救治办法,从而提高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成为当前的临床研究的一大热点,不少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1〕~〔5〕,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总结了我院2010年以来,通过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治疗31例急性中重度中毒患者,均取得独立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收集2006年3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33例中重度急性中毒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12例;最高年龄71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33.9±1.9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3例,急性敌杀死中毒10例,急性安定中毒6例,急性蜂蛰伤4例.治疗组:收集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中重度中毒患者,其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13例;最高年龄68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年龄35.7±1.8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急性敌杀死中毒5例,急性酒精中毒3例,急性酒精合并有机磷农药中毒5例,急性安定中毒3例,急性蜂蛰伤7例;其中1例在刚入院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1.2治疗方法.2010年10月之前经口服的中重度中毒患者均常规给予洗胃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规给予阿托品及碘解磷定静脉注射解毒,敌杀死中毒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解毒,酒精及安定中毒给予纳诺酮静脉注射解毒,蜂蛰伤给予局部使用季德胜蛇药片调酒外敷,同时一次性口服季德胜蛇药片20片解毒,并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抗过敏治疗.2010年10月之后的中重度中毒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血液灌流,每日1~3次,连续治疗3~5天.

1.3治疗指标判定.1.3.1显效.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完全被清除,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生化指标完全恢复正常;1.3.2有效.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大部分被清除,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1.3.3无效.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未能得到有效清除或仅少部分被清除,临床症状恶化或患者死亡.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通过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上述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显效28例,显效率90.3%,有效3例,有效率9.7%,总有效率100%,无效0例,无效率0%;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平均3.1±0.35天,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13天,平均9.3±1.2天;水电解质失衡3例,占比9.7%.对照组显效显效26例,显效率78.8%,有效5例,有效率15.2%,无效2例,总有效率94%,无效率6%;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最短6天,最长10天,平均8.1±0.9天,住院时间最短12天,最长21天,平均17.6±2.4天;水电解质失衡4例,占比1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水电解质失衡方面,两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急性中毒是指有毒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患者的身体,造成器官受损,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1].毒物进入体内后在短时间内会被大量吸收入血,并迅速随血液扩散到全身,对人体主要造成以下三方面的损害:一是直接破坏细胞,造成细胞或器官功能衰竭;另一种是对身体的内环境造成破坏;第三是抑制呼吸功能[2].常规的洗胃、局部用药及静脉使用解毒药物,可以清除残存于胃及体表的毒物,但随着中毒时间的推移,进入体内的毒物与血液中的蛋白质或组织细胞结合,常规的解毒药物一般只针对血液中游离的毒物具有中和和破坏作用,使其毒性降低或消除,而对已经结合毒物清除率极低甚至无法清除,导致患者的中毒症状持续存在,中毒无法得到有效的解除.而血液灌流治疗,主要是通过树脂吸附技术,将血液引入灌流器中,通过树脂的吸附,将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包括结合和未结合的毒物均吸附在树脂柱上,从而降低甚至清除体内的毒物,减少毒物对器官造成的损害,稳定内环境[3,4].

我们分析发现,在常规的洗胃、局部用药及静脉使用解毒药物的基础上,采用每日1~3次血液灌流治疗,连续3~5天,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4%;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3.1±0.35天,对照组7.1±0.9天,减少静脉使用解毒药物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治疗组平均9.3±1.2天,对照组平均17??6±2.4天,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治疗组死亡率0%,对照组死亡率6%,这与何新娥[5]的研究一致.但在水电解质失衡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的差异,治疗组9.7%,对照组12.1%,有研究认为,在血液灌流的同时再加用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可以明显的降低水电解质失衡的发生率,保持内环境的稳定[2].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重度中毒是安全有效的,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解毒药物的所有时间及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何振扬.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综述)[C].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杭州: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

[2]姚月成,洛九源等.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重度急性中毒的临床体会[C].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2012.

[3]付芳婷,赵丽等.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临床体会,附14例报告[C].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杭州: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

[4]楼宏青,刘宝峰等.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毒物中毒74例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2(17):167-168.

[5]何新娥,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942-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