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戴庆海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戴庆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质量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够有效地推动汽车行业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的汽车维护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文章中重点探索汽车维护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实施。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汽车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等最新科研发展成绩的促动下蓬勃地发展起来。汽车的性能以及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熟悉的汽车维护思想已经不再是实际情况,扳手或锤子已经不是汽车维护的重要工具。这些都使得高校汽车维护专业的教育工作发生了众多改变。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汽车维护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

一、汽车维护专业一体化教学原则(一)综合职业培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评价系统适用于学生的综合职业培养,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方法以及社会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

(二)典型工作作为教学载体典型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其是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并且,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先进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过程里,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管理能力,帮助其快速地转化思想观念,真正地以劳动者身份进行知识汲取,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措施(一)教学场地建设汽车维护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场地设置要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环境,进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同时,在设置过程中,还要充分体现出人性化以及高效、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观念。实施过程:第一,充分参考企业专家意见,将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规划设计的要素融合进去。通过专家座谈会,广泛征求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按照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要求,分成工作区、教学交流区、成果展示区、信息工作站区,并布置相应的安全标识、行为标识、管理制度等,重新布局工学一体化场地,实现工作、学习交流、成果展示和信息中心等四大功能。第二,营造完善的职场氛围。

首先,根据CIS标准,创建真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其次,推行3T、5S等企业模式管理理念,并有效保障企业的现场人、机、料、法、环五要素。最后,演好员工角色,给学生真实的职场环境,使其能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第三,优化教学环境,实现网络化的在线管理方式。设定若干个工作学习模块,构建系统、完善以及科学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提升汽车维护工学一体化综合教学水平。

(二)教学编写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根据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采集、设计、编写教材。

第一步,通过职业和工作分析采集素材。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主要是为了解企业现场管理、了解企业生产流程,结识一批企业实践专家。第二步,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是组织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在汇总归类代表性工作任务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步,学习领域描述。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培训和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学习领域的描写。第四步,课业设计。选择企业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与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进行教学化处理和二次开发,形成教学项目,以课业的形式予以表现和描述。第五步,设计课程评价与课业。

(三)教师人才的有效培养要想真正地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具体包括实际的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和高度的教学能力。第一项主要是指:教师拥有教学专业的相关实践经验,并掌握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第二项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实施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优秀的教学人才要同时兼具这两项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校企合作等能力。具体培养措施:第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老带新”工作。教学过程中,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优势,为年轻教师树立起学习的标榜,有效落实好“传帮带”责任。第二,采取到对口企业培训、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培训和参加国内知名师资培训基地培训等措施,对教师进行轮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学校实施“学院一现场”互动型“访问工程师”制度。教师到企业现场进行挂职锻炼,带领学生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完成技术服务、管理咨询,在现场全面熟悉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地的优势,加大教师校内培训力度。第三,不断吸引更多的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技术人才进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汽车维护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的综合教育质量。

三、结论汽车维护专业的教学改革关系到汽车行业的发展质量,因此,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不断努力,取得可喜的改革成果。但是,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为了更好地推动汽车维护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促进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文章中结合汽车维护专业教学原则,探索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1]金志宇,周黎江.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校汽修专业课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12期[2]李赛霞.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一体化研究[J].现代技能开发2000年11期[3]郭涛.汽车维修专业课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3期[4]于仕斌,邓育年,潘伟荣.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13期[5]李成华.汽修专业课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8年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