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性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性建议

赵健

赵健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中华新侨中等专业学校,上海20023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日益萎缩,结果造成素质不断下降,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观摩,以及近年来外出学习考察中,与不同院校同行们的交流。本文分析了全国中职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素质特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性教学

一、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特征分析

中职学生基本有三类学生来源:第一类,市中心区,人数比例很少;第二类,周边各区的中心城镇,人数比例也不多。第三类,是偏远区县的农村,人数比例较大。

前两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这受益于多年来在中心区所获得的教学资源。但这类学生中大部分素质并不理想,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自信心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自觉性方面,个别学生还沾染了不良习气。事实上,这些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的成绩中下者,他们中较出色者也被名牌中职学校录取走了。第三类学生,来自边远农村,他们中大部分比较朴实和踏实,不足之处就是英语基础较很差。他们的小部分几乎构成组织纪律和学习成绩的双差生了。制定一切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都要以这个现状为前提。

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对策性建议

a)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好学生看待

中职学生不乏有失败情绪者,信心不足者甚至厌学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重要,这表现在对学生的成绩与行为的评价方面。在教学检查座谈会上,学生经常反映,个别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个别老师夸奖自家的孩子怎样有出息,还有个别外聘教师夸奖自己学校的学生多么优秀。这样的评价方式十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把学生当作坏孩子时,他们就成了坏孩子,反之亦然。我们的每一次对回答问题的评价都要本着鼓励的原则,在细小的方面一点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中职学生中不乏有家庭破裂的,生活困难的,意志品质薄弱的或智力欠缺的因素存在。他们大多属于在生活中的感情依赖型,在学习中的场依赖型的学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经常与学生的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参与面,要经常让学生彼此了解每一个人的努力与进步现状,让他们彼此之间产生竞争。要构织一个互动学习的网络,而不是把他们分割孤立。小组讨论与合作就是其中一项成功的范例。

b)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细化与量化

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弱,自觉性差的特点,教学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细化与量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宁少勿多,宁精勿杂。减少知识性的传授,加大技能性的培养。把知识性与技能性的任务要求细化成一个个的模块。每一个模块都要有比较明确的目标。所有的目标汇集起来又可以构筑起一个更大的目标。把目标导向和任务引领落实到每一个细小的模块上,然后围绕着模块展开教学。

在吃透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做适当调整,可以适当降低要求,或者减少内容,以换取质的提升。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提高授课质量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要改变课堂中效率低下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不求其多,而求其有效。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语法点,学生不开口,只是不停地记笔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少学生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这都是低效率课堂的表现。如果把教学与测试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学生做起来,哪怕是一对一,哪怕是一点点,天长日久也是很了不起的。

如果能够设立一个达标目标,或者参加一项考证,把全班的目标都集中到一个方面,然后分解任务,逐一落实,教师与学生就有目标感、充实感和成就感。如果目标明确,教学任务精确细化,教学的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还占据主导,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必须探讨一种适合该校学生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比如,量化指标,建立题库,分级教学,教考分离,过程性测试等方面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

c)分层次教学的可能性思考

分层次教学是许多学校竭力试点的课题。这有利也有弊。其利的方面就是能因材施教,使教育效果最大化。其弊端就是打乱了一个自然班级,在排课方面,教学管理方面和考试评估方面都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学层次一般分为A,B,C三个等次。分层次教学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让那些有天分、有兴趣和基础好的A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是最受益的一个群体。针对这个群体,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和强化三校生考试方面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为将来的升学考试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让那些基础差,没有动力也没有兴趣的C层次的学生得到适合于他们的特殊教育,让他们最终也学到本领。这批学生平常基本是睡觉、玩手机、不认真听课的一个群体,大好时光和教学资源完全浪费了。针对这样的学生,主要开设实践课,动手操作课,比如搞一些表演,现场模拟等实验性的内容,可以为他们另立大纲和教学目标,可以另选教学内容,另设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少而精,要实用,要体现趣味性。在教学目标上要适当降低并且要十分明确。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体现效率和效果,要丰富生动,必要的时候可以到体操房,到图书馆,到室外,到商场或者到计算机房去上,可以把它们分成小组,搞表演,搞海报,搞朗读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把测试完全放到教学的过程中去。

d)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我多次到校外参加会议,也听了不少的公开课。我感到部分中职学校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十分滞后。现在,一些重点院校的课件制作水平很高,教学设备也比较先进;而不少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和一本教科书上。目前,省会城市举办的公开课都需要做成课件的形式。多数学校需要在硬件与软件建设上下一点功夫。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在于直观性和生动性,尤其动画、音乐和视频的设置更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有的教科书都是直接提供多媒体课件,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e)实践性教学与教学效果

最近几次参加市级与全国教研会议,感到目前英语教学比较倾向于听说方面,也就是更加注重于语言的实践能力的提高。部分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比较侧重于笔试与应试方面,这也是我们需要改革的方向。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何活跃课堂气氛,都是目前需要研究的课题。

上文讨论了任务的量化与细化的问题。如果把任务确定下了,可以在课堂上一对一的检查,这总比面对全班的满堂灌效果要好一点。这方面值得更升入的探讨。

f)过程性测试与终结性测试

测试的环节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方面。部分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沿袭着比较传统的模式。分数分配,期末考试占70%,期中占10%,平时占20%。这样的测试模式比较适合于精英教育,但不太适合于中职的学生。中职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能力太低,临近大考更是无能为力,只能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了。这也是造成大面积不及格的原因之一。如果把一个学期的测试都分配到任务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提高过程性测试,降低终结性测试的比重,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都会有明显的改善。

三、结论

通过外出开会交流,我感到部分中职的英语教学与重点学校或特色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不仅表现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还表现在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方面。这些中职学校的教研室需要经常开会,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任重而道远,虽然在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和生源素质方面各个学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职的教学现状一定会大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