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评价

杨敏

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湘乡411400

【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严格遵从实验要求,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8名患者参加本次研究,根据实验要求,使用摸球法将患者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预混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针对本次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从而评估本次研究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高,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将该治疗方法推广至临床中,可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因素

糖尿病属于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由于部分患者对于胰岛素泵的不了解,导致依从性受到影响,主观的认为服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好;胰岛素泵的治疗原理是人工模拟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模式,根据患者体内血糖的变化而调整剂量,在治疗的过程中,可有效的防止出现低血糖,临床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的降糖药物;为了探究两种治疗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8名患者参加本次研究,根据实验要求,使用摸球法将患者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预混胰岛素多次注射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严格遵从实验要求,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8名患者参加本次研究,根据实验要求,使用摸球法将患者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有21人,女性有13人,年龄区间在45-74岁,平均年龄为(60.83±5.92)岁,病程在3-8年,平均病程(4.83±1.85)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20人,女性有14人,年龄区间在44-75岁,平均年龄为(60.72±2.74)岁,病程在2-8年,平均病程(4.87±1.74)年。研究人员将上述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对于糖尿病疾病的定义与标准;②与其详细讲解实验过程后,患者表示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学的批准;④患者的自我表达能力、与他人的沟通能力、精神状况均可。

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需要临床干预的胸水、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等;②同时患有多发癌;③重大器官严重损害性疾病;④患者不愿配合、依从性差;⑤精神状况、体力状况、沟通能力均较差。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预混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分别于早餐、午餐、晚餐前进行皮下注射治疗,每日监测患者的血糖,从而调整胰岛素用量。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用诺和灵R笔芯胰岛素,通过导管进行皮下注射,置管部位选择患者的腹部,输注基础量以及餐前追加量,根据患者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患者的血糖控制合格。

1.3观察指标

研究人员统计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值。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软件进行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按照数据类型的不同,分为计量资料(`x±s)使用t检验,研究人员整理完毕后,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展开计算,若(P<0.05),可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数据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高,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数据对比(`x±s)

3讨论

糖尿病【1】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疾病需要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控制,当患者的血糖水平下降时,患者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因此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部分患者根据糖尿病类型的不同,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预混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餐后血糖,血糖波动较小,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通过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治疗,通过模仿胰岛素生理释放,从而让患者的血糖像健康患者血糖波动一样的一种自动连续输注胰岛素的装置,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2】。

本次研究中,让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高,以此得出,患者受到糖尿病疾病的影响,血糖均较高,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种患者接受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降低,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的结果与刘曙光【3】等文献作者的研究结果对比,均证实了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之处,对患者而言,血糖控制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的树立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提升血糖的控制效果,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好转,将该治疗方法推广至临床中,可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鹿志霞,朱海燕.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7):132-134.

[2]王艳,田园,李亚莉.动态血糖监测下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2):1305-1308.

[3]刘曙光,王晓岳.加巴喷丁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血糖及TNF-α、IL-6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