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呼吸科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高云王洁

高云王洁(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药学部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当中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呼吸科自2013年1月-9月期间出院的375例非手术患者,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4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了抗菌药物,占92.53%,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以及喹诺酮类;联合用药方面,56例患者为单类用药(16.14%),235例患者为二联用药(67.72%),49例患者为三联用药(14.12%)。结论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非手术患者当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部分患者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应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加以控制。

【关键词】呼吸科抗菌药物非手术患者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059-02

抗菌药物在目前的住院患者当中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在各个科室当中应用率均较高,而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将导致耐药性增强的细菌越来越多,甚至会形成多重耐药菌株,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卫生部联合总后勤部卫生部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4年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等多项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了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控制,旨在有效控制医疗机构在住院患者当中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本次研究探讨我院呼吸科非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选取2013年1月-9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就诊且未经任何手术的375例患者的临床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85例,女性患者190例,年龄范围在45-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5.5)岁。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我院本次研究当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

2结果

本次研究共有347例患者临床应用了抗菌药物,95例患者进行病原学送检(27.38%),98例患者进行药敏试验(28.24%),均略低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当中》关于抗菌用药病原学的30%送检率。

2.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本次研究当中的347例患者的平均用药疗程为13d,最长疗程达35d,结果表明本次研究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时间与其他医院的平均水平相比较长,具体数据见表1。

表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n,%)

用药天数(d)用药人数用药比率

1-77521.61

8-1417851.30

15-216318.16

22-28144.03

>28174.90

2.2抗菌药物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当中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喹诺酮类,与国内其他医疗机构的用药频率基本一致,具体数据见表2。

表2抗菌药物分布(n,%)

抗菌药物用药人数用药比率

头孢菌素类24925.86

喹诺酮类20220.98

青霉素类19119.83

氨基糖苷类15616.20

抗真菌药物889.14

大环内酯类545.61

碳青霉烯类232.39

2.3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本次研究的药物应用频率当中最高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该药对革兰阴性菌及阳性菌均由较好的抗菌性,且不易造成诱导耐药情况,对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的敏感度均较为理想,因此临床应用频率较高,具体数据见表3。

表3抗菌药物使用频率(n,%)

抗菌药物用药人数用药比率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15918.53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14316.67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12814.92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849.79

注射用硫酸头孢匹罗789.09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738.51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698.04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576.64

注射用美罗培南364.20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313.61

2.4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

本次研究的联合用药情况较为显著,其中以二联用药最为突出,表明联合用药比例过高且时间较长,与此同时存在患者病情好转后未能及时更换低级药物的问题,具体数据见表4。

表4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n,%)

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间(d)用药人数用药比率

单联用药105616.14

二联用药11.523567.72

三联用药11.94914.12

2.5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

本次研究的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当中,多数为用药疗程过长,其次为换药频率过快,这将导致患者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后不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且很有可能造成各种不良反应,使细菌逐渐产生耐药性,具体数据见表5。

表5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n,%)

不合理应用人数比率

用药疗程过长8250.62

换药频率过快3119.14

无指征联合用药2414.81

用药剂量过大1710.49

无指征用药84.94

3讨论

3.1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大多数医疗机构均采用常见的几种抗菌药物,其中包括:

3.1.1头孢菌素类

其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泛、毒性低、过敏反应较少以及耐青霉素酶等特点。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能够对β-内酰胺酶产生较强的稳定性,对于革兰阴性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尤为适合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对肾脏方面基本无明显损害。

3.1.2喹诺酮类

其具有组织浓度高、消除半衰期长以及体内分布较广等特点,因此对于肺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当中,首选的抗菌药物即为喹诺酮类药物,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于第二代、三代头孢菌素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若患者有吸入因素时,可首选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的药物或与克林霉素以及甲硝唑进行联合用药,均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3.1.3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药物在各个科室内均具有较高的应用率,由于舒巴坦、他唑巴坦以及克拉维酸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出现,造成部分不耐酶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能够在临床应用当中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主要由广谱青霉素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组成的复方制剂作为主要临床用药,能够对肠球菌、厌氧菌、绿脓以及革兰阴性杆菌等病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虽然个别病例存在超标用药的现象,但是这种情况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使抗菌效果明显提高,预防耐药性的产生。部分医师在应用青霉素类药物时存在经验用药的情况,有时会造成细菌耐药速度提高,因此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监测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青霉素类药物的应用,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临床疗效。

3.1.4大环内酯类

主要的抗菌药物为阿奇霉素,由抑制细菌蛋白质结合而成,属于速效抑菌剂的一种,能够对非典型病原体产生较强的抗菌活性,用药剂量较小,不良反应较烧,半衰期较长,基本每日用药1次即可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较好。有资料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能够对生物膜内的活菌数产生减少的影响,并能够对生物膜结构造成破坏,虽然本次研究当中并未出现此类情况,但是在未来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应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慎重考虑[3]。

3.2联合用药

呼吸科当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肺部感染,且多发与老年或危重症患者当中,这些患者均伴有多种其他类型疾病,患病期间抵抗力较差,病程较长,造成呼吸道侵入性的操作比例较高,因此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多应用广谱抗菌药,导致敏感菌在得到灭杀或抑制后,使得耐药条件治病菌进行大量的繁殖,且真菌感染的比例也明显增高,对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单一用药无法解决这种复杂的情况,要依靠联合用药使得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减少用药剂量,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我院二联用药当中主要以呼吸喹诺酮联合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或β-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为联合用药方式,能够应用于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呼吸科住院且未经手术的患者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基本合理,未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但部分患者的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种类过多、换药较为频繁以及用药指征不足的情况。因此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应着重加强医务人员对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意识,在临床治疗当中强化对药敏试验、病原学等用药依据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控力度,使得我院呼吸科乃至其他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能够在合理、安全、有效的环境下进行,使患者能够放心用药,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薛柳英,王钰琦.某医院2010-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2013(7):271-272.

[2]汪珍秀,刘初阳.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临床观察与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3(4):518-519.

[3]张小丽.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2013(1):246-248.

[4]薛晓红,谢宁,沈毅.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呼吸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