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路面养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公路路面养护管理

盛加柱

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三公路管理处天津市30027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公路工程的建设数量和规模较往年相比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在公路建设中,路面工程是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施工环节,如果公路路面出现问题则会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带来不良影响。想要保证公路路面的整体质量,除了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以外,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路面养护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鉴于此,文章对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工程;养护管理

1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分析

公路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纽带,其是交通运输与人们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公路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在既有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公路路面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实际使用性能,如果路面存在裂缝、坑洼不平等情况,则会为车辆的行驶埋下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公路工程的质量对于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要有效提高公路路面的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相关的养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合理的路面养护可以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并有效增加车内人员的舒适性。所以,公路工程的养护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路面存在病害的巡查力度,并强化对养护管理工作质量的控制,从而使公路路面的质量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

2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的应用

2.1裂缝处理技术

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裂缝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以沥青路面为例,其使用的时间越长,其裂缝问题也会愈发严重。当公路路面出现裂缝问题时,相关的公路养护工作人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在选择路面裂缝处理技术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技术进行处理。当路面出现龟裂或是细骨料出现损害的问题时,公路养护人员可以应用无缝层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该技术可以抑制路面裂缝病害的发展;当路面出现较多裂缝时,可以使用灌缝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该技术是在路面的裂缝深处直接灌注密封材料,灌缝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从而进一步提升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2.2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是路面养护工作中最常应用的技术之一,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将填料、添加剂、乳化沥青和水等原料进行搅拌形成复合材料,并将其在公路表面进行摊铺。稀浆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可以紧密结合在原有路面上,形成封层。稀浆封层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路面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抗裂性,同时,对于路面的抗氧化性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稀浆封层技术的主要优势还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应用稀浆封层技术时不需要对摊铺的材料进行碾压,也不需要对其进行冷却或加热等特殊处理,在常温中即可完成施工;第二,该技术的作业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有效提升路面养护工作的效率。除了具有以上优点之外,稀浆封层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摊铺的厚度较薄,所以其承重性能相对较弱,该技术更加适合当做是路面的保护层。

2.3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的原理是使用一定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外掺剂和水,并按照比例拌制成的混合材料,并将其在路面上进行均匀铺设形成封层。该技术应用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耐磨性和抗滑性,可以在提升公路使用年限的同时增加路面的安全性。微表处技术可以对路面老化、抗滑力下降、麻面或网裂等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3公路路面养护质量管理措施

3.1定期开展翻修养护

在公路的养护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加强对路面情况的巡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防止路面病害进一步扩大。如果路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则不可再应用修补养护的方式,要对其进行翻修处理。在对某一路段进行翻修时,首先要封闭该路段,然后将病害处的垫层和基层进行翻开、打碎,最后进行重新摊铺,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

3.2强化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

任何工程的都离不开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保障,公路养护也不例外,想要保证公路养护作业的顺利完成,就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管理者要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采购、运输、加工、施工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对于采购的施工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应检查其厂家是否具有相应的生产资质,并检查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检测报告等必要资料,同时,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在公路工程的养护现场往往会应用到相关的机械设备,例如装载机、摊铺机以及大型卡车等。企业应做好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首先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量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型号进行选择。其次,还要及时对现场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避免设备超负荷作业或过度闲置情况,并检查设备应用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此外,设备管理人员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从而杜绝因施工机械设备故障造成的工期延误甚至是施工人员安全事故的出现。

3.3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得到科学监管,就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首先,要对现行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单项施工环节要安排至少两名监理人员,且监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多名监理人员在工作中也可以进行相互监督,施工过程中相应的资料与验收报告,监理人员应在认真审阅并对现场实际验收后才可进行签字。第二,要对监理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将各个岗位的职业细化,使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有权可依。第三,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对相关的检测设备与仪器进行优化配置,在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过程中,除了肉眼观察以外,还要配合使用检测仪器,从而保证验收结果的准确性。科学合理地应用检测仪器,可以降低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降低施工质量及安全隐患。

3.4提高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公路路面养护作业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是养护工作的主体,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公路路面的养护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应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首先,要对公路养护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应涵盖路面养护方面的知识,现场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内容,只有不断强化员工的培训工作,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质量控制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从而促进公路路面养护工作效率的提升。其次,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员工考核机制。通过相应的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这样可以促进养护施工人员积极主动地接受相关的培训工作,并使其责任意识得到提升。企业将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与薪资待遇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养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语:

通过总结全文可以得知,面对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公路工程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在逐渐凸显出来,其是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所以,公路工程的质量是保障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公路路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中,相关企业应严格应用路面养护技术,并强化对养护作业的规范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促进我国路桥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文.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研究[J].低碳世界,2017(12):192-193.

[2]王翠华.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4(15):238-239+245.

[3]湛文涛,刘鹏.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常见问题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1):142~143.

[4]杨永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9):207~2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