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中联网投运,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藏中联网投运,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

丁延平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20)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西藏电网工程建设为核心,分析藏中联网工程的难点和建设内容,提出藏中联网工程建设价值,完善西藏电网结构体系,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藏中联网;西藏电网;高压时代;工程投资

藏中联网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输变电工程,标志着西藏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将初步形成,西藏电网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超高压时代。该工程总投资约162亿元,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座,新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2738公里。其中,新建50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6座,扩建3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扩建3座;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500千伏线路1984公里,220千伏线路441公里,110千伏线路313公里。施工高峰期参建单位50余家,参建人员5万余人。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藏中联网开工,西藏电网即将迈入超高压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藏中联网工程的建设难点

(一)环保要求高

当前,藏中联网工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高原输变电工程,这是在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后的一项具有挑战生存极限的超大高差输变电工程。该工程处于青藏高原中东部,同时兼具着大自然天险和生态系统复杂脆弱的挑战,所处施工环境恶劣,其道路交通较为艰险,且不利于后勤保障,整体环保要求极高。

(二)海拔最高

藏中联网工程是当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电网工程,其中工程路径为沿高海拔山脊走线,平均作业海拔已经高于4000米,属于世界最高的500千伏输电塔位,成为世界海拔跨度最大的电网工程,工程线路海拔从2200米至5300米,最高塔位与最低塔位之间海拔高差达3100米。

(三)自然条件复杂

藏中联网工程所处自然条件较为复杂,直接穿越横断山脉核心地带和青藏高原腹地,位于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其中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多变,施工人员必须在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施工近5个月,工期短,任务重,工程总投资达162亿元,是西藏输电线路最长的电网工程。

二、藏中联网工程的建设内容

(一)工程概况

以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标段为例分析,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波密—林芝500kV线路工程IV段起自林芝县排龙乡老虎咀,止于林芝县德巫村北。本段线路路径长度2×37km,同塔双回路长21.4km,起于13S001-13S038,其中单回路长2×13.7km,起止塔号13S038-13R061,13S038-13L062。共计铁塔82基,其中双回路铁塔37基,单回路铁塔45基;线路所经区域隶属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线路经过排龙,拉月,东久三个乡镇。

(二)工程规划

在2017年和2018年职代会上确定藏中联网工程,选择常年合作的优秀分包队伍进行施工,人力资源投入大,并组建管理经验丰富的施工项目管理团队,保证工程建设的政治高度,公司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定期进藏进行跟踪指导。在资源投入方面,投入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安全工具等,增设常规设备,并研发适用于本工程的新型专业化双摇臂抱杆组塔设备,投入10套无人机进行现场勘查和安全质量巡查。同时,该工程由省公司和公司各级领导进行指导和监督,协调国网西南分部、藏中联网指挥部间的关系,处理复杂问题,保证工程的良性推进。

(三)安全管理

该工程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建立健全适应工程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保证体系,形成安全管理网络,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各施工作业班组中必须有一名兼职安全员,以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到位。同时,各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各类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规程中有关规定,对参加组塔施工的班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组塔施工现场配备完善齐全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坠器、安全带等,并对施工机械、工器具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三、藏中联网工程建设价值

(一)满足藏中地区电力负荷发展需要

在藏中联网工程建设中,涉及到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林芝等地区,处于西藏电网核心负荷,并在“十三五”期间,西藏电网负荷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但在能源资源、运输条件、建设成本、环保等条件影响下,不利于藏中地区电源规划,只有依赖于水电,导致藏中电网缺电问题。而藏中联网工程的建设,促进藏中电网和全国交流大电网的连接,解决“十三五”期间藏中缺电问题,进而促进藏中地区电力负荷发展。

(二)兼顾川藏、滇藏铁路供电

当前,藏中联网工程覆盖林芝地区,扩展西藏主电网覆盖区,把原有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直接纳入主网中,以解决孤网运行问题,保证沿线供电保障能力。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藏中联网工程为西藏农村电力升级提供技术保障和电源保障,有效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林芝市主电网的覆盖,为近11个县区供电,满足供电需求。

(三)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外送

现阶段,西藏电网呈现“一大两小”电网格局,即藏中电网、昌都电网、阿里电网,而西藏骨干网架相对较为薄弱,运行规模小,大大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藏中联网工程建设后,大大转变了原有的薄弱局面,改善青藏直流工程运行条件,增加交流联网通道,进而提高西藏供电的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藏中联网工程的启动和建设,促进青藏联网工程和川藏联网工程的连接,促进西藏地区的电网发展,进一步扩展电网覆盖范围,协助西藏清洁能源的输送,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谭景明,龙迪.藏中联网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176-179.

[2]王超,付井亮,杨琪,etal.石墨基柔性接地体在藏中联网工程中的应用[J].电工材料,2018(2):33-36.

[3]马良.西藏进入“大电网”时代[J].新产经,2017(01):50-51.

[4]西藏开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网工程[J].四川水力发电,2017(36):109.

作者简介:丁延平(1985年出生)、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吉林省公主岭市,现供职单位: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学历,

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线路建设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