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

姜小翠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江苏镇江212100

【摘要】目的: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82例,随机将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在治疗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满意度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所导致,其中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因素[1]。产后出血严重影响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若产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病会导致产妇出现死亡,现临床上在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治疗时,会给予产妇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2]。本文主要研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82例,随机将产妇分为2组,每组41例产妇。

实验组产妇中,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37±2.12)岁;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13例。

对照组产妇中,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9.42±2.23)岁;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2例。

所有产妇均在知情同意下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相关护理和研究,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为:产妇在接受者治疗期间,给予产妇积极的止血和输血,给予产妇合理的抗生素、吸氧治疗,并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实验组产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为:①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要和产妇进行积极的沟通,向产妇讲解分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说明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应对措施,使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各种突发情况;给予产妇合理的缩宫素,提升产妇宫缩的能力,降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在和产妇交流期间,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产妇的负面心理,然后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指导,消除产妇恐慌、焦虑的负性心理。②产后出血护理:当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后,要立即对产妇实施止血处理,并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并遵医嘱给予产妇合理的宫缩剂治疗;若产妇的出血量较多,则应立即对产妇实施血量补充。③外阴护理:产妇在产后出血后,身体较为虚弱,产妇的外阴粘附血迹,会出现细菌滋生的现象,进而引发尿道感染,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产妇的外阴进行清理,并观察恶露的变化,给予产妇合理的抗生素治疗。④子宫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对产妇的子宫进行按摩,直至子宫功能恢复正常。⑤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要嘱咐产妇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作息,增加对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取,提高身体机能,促进病情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2组产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1.4数据处理

对2组产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两组产妇在以上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干预效果对比

实验组产妇中,护理干预效果为显效的为23例,好转的为16例,无效的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39/41)。

对照组产妇中,护理干预效果为显效的为18例,好转的为12例,无效的11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3.17%(30/41)。

实验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产妇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22例,满意的有16例,不满意的有3例,护理满意度为92.68%(38/41);

对照组产妇中,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16例,满意的有12例,不满意的有13例,护理满意度为68.29%(28/41)。

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29%),P<0.05。

3讨论

在我国二胎政策放开后,我国的孕妇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多种不良现象,其中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后最常见的病症之一,这对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产妇在产后出血的主要原是产妇的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这是因为宫缩乏力会造成产妇的胎盘附着处,无法及时有效的关闭,进而形成间歇性阴道出血的现象。若产妇产后出血的现象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产妇会出现血压下降、四肢乏力、失血性休克等临床症状,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4]。

现临床上在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治疗时,会给予其合理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产妇在分娩后,护理人员向产妇讲解分娩后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使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各种不良症状;在产妇出现出血后,给予产妇合理的救治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帮助产妇止血,提高治疗效果。

经过本文研究得出,实验组产妇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8.29%),P<0.05。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在治疗时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效果,使产妇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长芸.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2658-2660.

[2]艾小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90-391.

[3]胡镱.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与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6):154-155.

[4]刘华静.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