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实践课改革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基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计算机实践课改革研究

徐文华

徐文华XUWen-hua曰何雪芳HEXue-fa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北海536000)

(BeihaiCollegeofBeihangUniversity,Beihai536000,China)

摘要:为了改善高校计算机实践课教学,更好地向社会输送计算机人才,特此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判定进行了梳理,分析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进行计算机实践课改革的分析和探讨。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ofthecomputerpracticeclassincollegeandconveycomputerprofessionalstothesocietypreferably,wesortthestandardsofundergraduate'sinformationliteracyparticularly,andanalysethecurrentsituationofundergraduate'sinformationlteracy援Basedontheconsiderationofabove,wearegoingtoanalyseanddiscussthereformofthecomputerpracticeclassfromthepointoftraining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援

关键词:信息素养;计算机实践课;教学改革

Keywo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uterpracticalclass;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院G65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7-0295-02

引言:

正视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教育模式脱离社会需求是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1]。一方面,企业事业单位难以招聘到适合的计算机人才;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适应期过长、不硬不软、博而不精”的缺陷。但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实战锻炼机会毕竟是少,更多地只能依靠在实践课里学习与锻炼,因此,如何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成了目前实践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与此同时,大学生理应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分析,正确评估所取信息,迎合社会需求,是信息素质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为出发点,对计算机实践课改革研究与探讨。

1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判定

根据学术界的普遍认识,信息素养包括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2]。但要把信息素养研究理论成果具体化并应用于高校教育实践,还得先确定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判定。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比较完整、系统的地方性信息素养能力体系是2005年北京高校图书馆学会提出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指标体系》,其是基于《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制定的[3]。我们在此基础上,再综合国内学者共识性的解释,对信息素养的标准归纳为四点:信息常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

首先,信息素养最低层次的能力是信息常识,即计算机和网络基本操作能力。其次,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的能力是具备信息意识,即信息化思维的能力。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能够非常自然地想到利用信息化,即是利用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去解决问题,而信息道德贯穿以上三个层次。

2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长从中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高校并不能因此就减轻自己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首先,我国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其次,学生在中小学时期虽然也接受了信息素养的培养,但是因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制约,很多的学生都只是具备信息素养中的低层次能力。还有,学生对信息素养及其概念内涵理解不深、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趋向多样化、系统的信息分析能力是学生在信息应用上存在的最大困难、学生倾向于接受与专业课结合的培养[4]。因此,高校还得继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信息素养培养课程的开设,使之能轻松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3结合信息素养的培养进行计算机实践课改革

3.1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学生一定要从思想上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自觉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要理解项目的信息需求,可以进行系统的阐述问题,然后要能够发现潜在的信息,并且制定出合理的信息检索策略,做出正确的信息评价,最后把新信息整合到软件工程体系中。它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出符合自己所要设计的项目的信息,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利用和交流技能,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2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信息素养培养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一个必要条件,现在是信息时代,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必须具备了解和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信息素养培养的物质基础,应该建立一个高度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校园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习和研究,这个平台以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支撑,通过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源,达到培养出具备很高的信息素养的学生,从而使高校成为整个社会知识、信息传播的中枢。

3.3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通过“真实任务”为中心,鼓励学习者主动的吸纳、调整、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更加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要把学生放进一个问题环境,学生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问题,选择一个自己要解决的课题,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在探究、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对课题及其解决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这种认识,应对课题进行再认识、再探究。如此反复,最后对课题及其研究实现完全的解决。课题完成后,进行总结、发表、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又培养了他们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蔡芝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81.

[2][3]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3):32-35.

[4]沈田.信息生态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