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嘴巴不写话不动笔墨不教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不动嘴巴不写话不动笔墨不教书

郭翠霞

——“积、悟、述、写”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郭翠霞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第一小学

【摘要】语文与生活接轨,与口头表达相伴,着眼于目标,落实在课堂的积累生活,课堂切悟,口述生活,练写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积、悟、述、写”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积、悟、述、写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09)11-0094-02

一、情况分析

语文难教,学生厌学,语文教师往往吃力不讨好,成了多方指责的对象。本人认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思维活跃、言辞伶俐、善于表达,更应该使学生善于写作,学生的语文素质也正体现于此,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语文,喜欢跟你交谈。

怎样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做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笔者摸索了一条自认为可行的教学模式,那就是语文与生活接轨,与口头表达相伴,着眼于目标,落实在课堂的积累生活,课堂切悟,口述生活,练写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积、悟、述、写”模式。

二、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要与生活握手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我们“丰富语言积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强调了“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外延,通过语文提升生活质量”。

2.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当观众、听众。

3.模仿性理论

人从“呀呀”学语的模仿。从一个字、一个词到一句话,都是经历了反复的模仿实践才学会的,那么一段话,一篇文章是否可以进行反复的、无数次的模仿习得呢,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人类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起源于人的社会劳动实践,另一方面是靠人的语言实践,正如吕淑湘先生说的:“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三、模式的界定

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以课堂为切入点,学生课外阅读中,把对语言的积累和生活中的积累带入课堂,形成一个良好的大语文学习的佳境,由练说到练写,出口成章。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四、流程的介绍

积累生活——课堂切悟——表达生话——练写生活

五、实施的过程

1.积累生活

(1)语言的积累

从1998年秋季开始,我校组织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活动,2001年顺利结题。直到今天,我校语文教师仍坚持让孩子们课外阅读,摘录好词好句:授之以法(略);推荐书目(略);定之以量(略)。

指导课外阅读,这将花去教师大量的宝贵时间,但是,大家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活动会使学生获得大量的语言积累。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你将会看到舞台上一流的演员(学生)和一流的导演(教师),学生是那么聪明,那么光彩夺目,教师自然是莫大的欣慰了。

(2)生活的积累

生活一天天过去,每一天都会经历一些事,看到一些景物,有相同的,有不同的,有常发生的,有偶然的,这些都得让学生去观察、体验、感悟,并储存在脑海中,当课堂上需要说的时候,及时从脑海中调出。

生活中发生的寻常小事,如花鸟虫鱼、一场大雾、一片雪花,都是学生说写的内容,教师可把握机会及时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思考。例如:有一次,我上说话课正准备让学生说说雪松,这时,教室外面有响声,我循声一看,原来是两位工人正把一块绿色的黑板吊到三楼去,便取消了原来的计划,让学生去教室外观察,弄个究竟,再回来说说,工人是怎么吊黑板的。观察中,我及时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这块木板是什么颜色的?上面记着什么?这木板是什么?工人叔叔怎样把黑板吊上去的?他们为什么要吊黑板呢?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寻找答案。回到教室,我让学生说说吊黑板的过程,这是学生亲眼所见,又经我指导,都能说上一番,写上一段了。

2.课堂切入感悟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专家们千挑万选出来的,文字精美流畅,图情并茂。我们教什么?就是要教会学生像书上那样去表达、去描写。这就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寻找那些文字优美的段落作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欣赏它的美,学习它的表达方式,这就是一个切入口,通过这个切入口,把丰富的生活引进课堂,学生就会感悟到课本就是范文,以范文为楷模,表述一人一事一物都会十分精彩。

3.表达生活

有人说“语文就是语文,语文不是语文”。这话我有同感,因为语文离不开双基的训练,语文姓“语”,另一方面,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也就是说,脱离了生活,语文是学不好的,另外,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光学不用,也是“纸上谈兵”。

在课堂上学习了重点段以后,我让学生由此及彼地联系生活进行大量的口头模仿表达,从一年级的说一句完整的话,到二年级说几句完整的话,到中高年级说一段话、一篇话,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训练,日复一日地模仿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愈来愈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激活学生表达兴趣,师生共同评改表达中的不妥及错误,这样使说者和听者有一定的审美标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课堂重点段教学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积累从这里泉涌而出、一泻千里。教师选择的重点学习段就像一个点,学生从这一点起步,向四面八方走去,形成无数条射线,这将是多么灿烂的射线。

4.练写生活

当学生人人都想说,人人都在小组中练说过评改过以后,教师就可以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把说过的内容写下来。学生写的过程也是自己自我修改的过程。从说到写,出口成章。这一过程中,教师须来回巡视,不断激励,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六、效果及注意点

六(1)班是我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六年级的一个班,我基本采用了“积累生活——课堂切悟——表达生活——练写生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语文素质高,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格外突出;词汇丰富、描写细腻;想象丰富、引用恰当、构思奇巧;选材广泛等是他们写作的特点。同桌、老师、新同学,打翻墨汁、获奖时刻、出游、打球、闹吸血鬼、读一本好书、一场大雾、一阵小雨、受惊、喝酒开瓶..无不是孩子们说写的内容,再加上巧妙的构思,流畅的文笔,深深打动读者的心,你会怀疑这些文章是出自哪位作家之手。

另外,我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让不爱说的多说,让不会说的学说,教师教他说,学生教他说。这样才能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不动嘴巴不写话,不动笔墨不教书。”使学生天天说,天天练,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让学生一天天自信起来,在语文的王国里自由地翱翔,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