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构建

曾伟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六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城市路桥建设项目后的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概念模糊,指标内容深入不够等,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一种新的项目建设后评价体系,并对其实现的原则、思路和具体评价体系指标进行设计,从而为当前城市路桥项目建设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体系

1当前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中,没有对项目目标后评价专门进行阐述,一些学者对项目目标后评价的内容及指标进行了研究,如“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评价需要完成两项主要任务:一是评定项目立项时原来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当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路桥工程项目目标后评价主要是对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时点以前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回顾,在项目目标指标设计时应考虑项目原定目标与实际结果的对比情况,投入与产出指标可以找出路桥工程项目原定目标与实际结果的对比,但是没有体现路桥工程项目原定目标与实际结果偏离的程度。

第二,从路桥工程项目目标设计层次上看,宏观目标、项目目的、项目投入、项目产出只有评价层指标,即一级指标,不能充分反映路桥工程项目目标后评价的实际效果,比较粗糙,具有不可操作性,在指标层次的设计上至少有评价层、分析层、操作层三层才能清楚的描述各项指标的内涵。

第三,路桥工程项目目标后评价在概念界定上与其他概念混淆。项目目标后评价与项目目标评价的区别,项目目标评价包括项目目标后评价,项目目标后评价只是对项目后评价时点以前的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进行评价和分析,而项目目标评价可以在项目的前期评价、项目实施的中期评价和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完成程度与预定目标差异的评价;项目目标后评价与项目目标持续性后评价,项目目标后评价对项目后评价时点以前原来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而项目目标持续性后评价通过对项目内部因素(如管理结构、财务控制、成本控制、技术条件)和外部因素(政府的政策、自然环境、市场条件、经济条件)的分析,评价项目目标(自身效能,环境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的持续性。

2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1)系统性和目的性结合原则

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的范围包括项目的立项决策、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运营管理。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路桥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设置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结构层次清晰,指标之间协调统一、界定清晰,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出整个路桥工程项目的实际效果。但并不是说要采用的指标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路桥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目的来选取。不同的主体对进行后评价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指标的选取应有区别。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种具体项目,项目后评价要依据城市路桥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具体分析项目实际结果的指标数据和预期结果指标数据的偏离程度,分析偏离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同类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所以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构建的指标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和目的性结合原则。

2)可比性原则

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应与项目前评价、项目中评价的相关指标在内涵、范围、方法等方面保持一致,有利于积累资料和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有利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指标偏离程度,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以便项目后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城市路桥工程项目的基本状态,增强路桥工程项目结果的可信度,为以后类似项目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包括目标后评价、建设实施过程后评价、运行效益后评价、经济影响后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在建设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等要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定性分析为辅。但是在强调定量指标的同时,亦不能忽视一些难以用定量指标来衡量的因素,所以这部分因素应该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比如在社会影响后评价则以定性为主,并把定性指标尽可能量化。因此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设置的指标与指标体系必须明确计算方法、表述方法,使各项指标都容易用数值计算出来,便于操作。同时对于体系中一些的定性指标、模糊指标或难以量化的指标,尽量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注意指标的可比性、可测量性,保证这些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

3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是后评价工作的核心,是从整体上对路桥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否进行全面、综合的后评价。文章通过对后评价系统的全面分析以及根据城市路桥工程项目的特点,希望在现有的许多后评价体系中找出一套适合城市路桥工程项目本身特性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适当改进和调整,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以后建设项目提供借鉴。

3.1构建总体思路

构建科学的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评价结果的科学公正性,文章构建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分析比较城市路桥工程项目与一般其他项目的相同点,并结合城市路桥工程项目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体系,遵循后评价项目指标设置原则,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

3.2指标构建

根据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文章构建一套城市路桥工程项目指标体系。主要内容有:

(1)评价层为各单项后评价。评价层主要有目标后评价、过程后评价、运行效益后评价、经济影响后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目标可持续性评价七个方面。并根据城市路桥工程项目的特点对各项内容进行调整和扩展。

(2)分析层是各单项评价中的主因素层。分析层主要有设计效能目标偏离度、投资目标预算偏离度、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运营管理后评价、财务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交通效果评价、居民生活影响、城市发展效果、城市经济发展指标、行业经济的影响指标、技术进步指标、环境压力指标、环境状态指标、社会响应指标、环境自身持续性指标、路桥协调的持续性指标、目标本身不合理性。

(3)操作层是分析层的细化,可以直接进行后评价,是权重赋予的基础。

4体系评价

文章结合城市路桥工程项目的特点,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目标、过程、运行效益、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目标持续性七个方面的内容构建了一套相对科学的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同类型指标体系相比,文章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有如下优点:

(1)在目标后评价上提出借用统计学上偏离度概念,提出了项目与预定目标的偏离度。

(2)在财务后评价指标设计上区别一般经营性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从路桥运行费用变化率、投资政策的调整进行构建,

(3)把影响后评价分为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三方面,突出其在后评价的地位,从而拓展了后评价的广度和深度。

(4)在目标持续性评价上增加了项目目标不合理情况下的指标设计,从而完善了目标持续性评价只考虑目标合理的内外因素方面构建的指标体系。

5结语

文章构建的城市路桥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对同类项目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各项指标随着城市路桥工程的发展将进一步完善、丰富。

参考文献:

[1]蒋宏,刘宇涛,胡昊.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建筑经济,2010,01:41-44.

[2]林悦.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三福高速为例[J].海峡科学,2011,10:16-19+31.

[3]张宝恒,王焱,赵红.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17: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