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TDP照射促进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 2

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TDP照射促进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黄玉萍1廖冬兰2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广东深圳518172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TDP照射对促进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子宫肌瘤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手术后12h,生命体征平稳,知情同意情况下给予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TDP照射治疗护理;对照组手术后满12h后实施常规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护理。对比两组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药热奄包联合TDP照射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腹胀症状少。结论: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TDP照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药热奄包;TDP照射;胃肠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H7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43-02

子宫肌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疾病,其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导致子宫内出现纤维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又叫做子宫纤维瘤。子宫肌瘤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部肿块、子宫出血等,容易引发贫血,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流产、不孕[1]。多在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20%~30%[2]。伴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有效弥补传统开腹术的不足,并得到了大量的临床应用,但腹腔镜手术存在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胸闷,腹胀,肩部和季肋部酸痛。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3-4]。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强心、保护心脏、抗心律失常、降压、抗血栓、抗肿瘤、抗过敏和抗炎镇痛等作用[5-6]。吴茱萸是临床中常用的温里药,有散寒止痛作用,多用于寒凝气滞证的胃肠疾病[7],吴茱萸中药热奄包联合TDP照射促胃肠功能恢复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为子宫肌瘤手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年龄均在25~45岁,麻醉方式气管内全麻。两组年龄、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中药热奄包制作方法:吴茱萸500g喷5ml用专用微波炉碗加热3min,外用消毒好的棉布袋(规格20cm×22cm)装好封口,放置于微波炉加热3min,温度50~60℃,制作成中药热奄包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温度为宜。

1.2.2中药热奄包联合TDP照射使用方法

责任护士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携用物至观察组患者床边操作,为患者取平卧位,暴露中下腹部皮肤(避开切口),温水擦净,放置热奄包,盖好被子保持温度,热敷20~30min,继而TDP红外线灯照射30min。结束后协助患者整理衣物、卧床休息。患者第一次敷热奄包联合TDP照射为术后满12h,以后2次/天,20~30min/次,直至出院。

1.2.3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皮肤有无破损,观察热敷及照灯有无不适,及时处理;微波炉加热时,控制好时间,防止药物燃烧变质;温度适宜,不宜过烫,用药时间每次应间隔5h,以防止腹部敏感性下降而降低疗效;布袋用后清洗消毒备用或专人专用。TDP红外线灯照射高度适30-50cm。

1.2.4对照组

按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后常规护理,如指导床上翻身,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3疗效评价方法

观察组及对照组以患者术后开始记录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患者主诉为准,24h内排气为有效,36h后排气为无效,术前术后测量比较腹围。

1.4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均值比较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极显著差异。

2结果

两组结果显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排气13-21小时;对照组排气24-36小时。观察组术前术后测量比较腹围0-2cm;对照组术前术后测量比较腹围3-5cm。应用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3讨论

患者术后胃肠道将出现短时间的麻痹,降低了患者的肠蠕动,故有效降低患者的排气时间,帮助患者尽早恢复饮食,对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和帮助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关资料报道称,术后48h患者的排气功能将逐渐恢复,尽早的实施护理可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同时也易于患者的饮食恢复[8]。目前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治疗是口服促进胃肠动力药物[9]。而在术后早期,患者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口服中西物药受到限制,相对于口服促胃肠功能恢复的药物,中医外治法具有适应症广,使用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患者乐意接受[10]。肛门排气是术后胃肠功能康复的最直接指标之一[11],且手术后气血双亏,脾胃运化不利、胃肠传化功能失司,加之术中伤到皮肉筋骨,致瘀血内停、血溢脉外,阻滞气机,可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晕等一系列症状[12]。

《本草衍义》谓吴茱萸下气最速,吴茱萸气味俱厚,局部用药,通过疏通脏腑经脉,暖肾温脾,下气降逆,可疏导气机。借助吴茱萸热奄包温热药力的刺激,使药物及热力作用于下腹部,加之红外线灯照射能使局部组织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的排泄,达到缓和消除疼痛的目的,同时又有温热、渗透加速循环使代谢更加旺盛等生物学效应,能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提前,肩酸、腹胀症状解决[13],红外线能使局部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循环加速,有利于组织水肿消散起到消炎镇痛作用。二者合用,能使患者减轻腹胀,术口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局部组织微循环改变等一系列下无菌性炎症得以改善消除,从而起到消炎、镇痛、促进肛门排气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观察组应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TDP照射能够明显缩短肛门排气时间,肩酸腹胀症状减少,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使用本法促使手术患者提前肛门排气,减轻腹胀的痛苦感受,减轻术口的疼痛,进而促使子宫收缩,利于子宫恢复,减少术后出血,减少缩宫素、止痛药物的应用。中药热奄包热敷联合TDP照射促进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金梅,周以玲.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7):667-668.

[2]莫小红.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9):2034-2035.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60.

[4]杨传英,李俊峰.吴茱萸临床应用琐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5):77.

[5]龚慕辛,王智民,张启伟,等.吴茱萸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2):183.

[6]文丽梅,马超英,余德林,等.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9):1976.

[7]刘毅.吴茱萸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D].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年第36卷第10期91

[8]徐英娣,陈雪聪,江爱玉,等.全程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服用妈富隆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2):40-42.

[9]江志伟,黎介寿,汪志明,等.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直肠癌前切除病人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59-61.

[10]林鸿国,陈志强,黄学阳,等.中医外治法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1):59.

[11]魏星,裘华森,张琪,等.参黄散贴剂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不全患者的促康复作用100例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5):386

[12]甘可,孙建华.中医药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近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6):68.

[13]季冠芳,杨子彬远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J].天津医药2007,35(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