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

蔡红梅

蔡红梅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056002

摘要如何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经过教改实践,我深有感触。

关键词理解能力思维能力

从事历史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材的文字表述一般偏重于叙述,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就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学生就永远不会真正热爱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既在课堂中学习了历史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我认为,历史教师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一生的学习、工作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让人终生受益。这样会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对传统机械教学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各种知识能力和效率,便于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学生。从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认为在历史教学当中,能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理解力的培养

理解能力是近年来历史中考能力要求中最基本的导向。理解能力,不仅限于在材料解析题,在选择题中也成了能力考查的基本内容。对历史的理解,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概括、抽象的基础和前提,它伴随着分析、概括、抽象等思维活动的始终。要真正理解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理解历史人物的观点、立场和个性特征,它需要对其历史大背景全面、准确的掌握,需要用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作为参照,它需要丰富的想象、联想和类比等形象思维过程。因此,现阶段历史试题将理解能力作为考查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已经难倒过相当多的考生和教师了。对理解能力的培养,最基本的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教材的能力。历史试题虽然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它的基本内容出自于教材,它的能力要求蕴含于教材之中。简言之,它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要想透彻地理解教材,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上所表述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结论及其关键词句;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分散于各章节之中的同类型、同主题的历史知识: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因受篇幅所限在教材上所没有展开的历史情景;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者在此章彼节中所运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材表述过的、但不同于教材表述角度的历史事件。透彻地理解了教材,也就获得了考试中所要求的理解能力。因为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是命题者选点、编题和拟答的出发点。透彻理解教材的基本方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反复地仔细地读教材,这样才有可能同教材的作者一样,将其专研透彻;阅读教材目录、《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中的“知识范围”以从宏观上和不同于教材的角度全方位地把握教材内容: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人物的、综合的试题答题的一般思路,检查掌握教材的透彻度;设计专门的习题,从中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并进行专题训练,以更好地查漏补缺。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已成为许多教育发达国家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如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笔者认为有些课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课程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伸缩性、灵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其他各种能力基础,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此外,通过灵活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史料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思维能力的广阔性;并且在使用中始终将培养学科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也正是探究型课程中使用史料最高和最终的目标。

总之,作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各种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关系。如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来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原理来深刻阐明每一历史阶段内各种政治力量的政策方针及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这种演示的教学法要贯穿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理论熏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不仅可促进对历史课的学习,而且对各门功课的学习都有助益,从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中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新世纪创新型人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才能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