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张想弟

□张想弟

〔摘要〕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识字的一个目标,也是作文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目标,知识规律,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学习各类课文的阅读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阅读氛围预习测评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是识字的一个目标,也是作文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在正确领会所听到的内容,恰当表达自我意思方面的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笔者现陈述几点认识。

1创设宽松民主的阅读氛围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有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教师的“统一要求”、“标准答案”往往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课堂上,我常以“老师喜欢听到不同的回答”、“谁还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于是,在我的课堂上也常常能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此外,我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敢于不唯书、不唯师。对于学生的“挑战”,只要他们言之有理,我都能虚心接受。

课堂上,我还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言论自由”,放手让学生“我口说我心”,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思维碰撞、迸发智慧火花的过程;鼓励学生“唇枪舌剑”展开辩论,辩论中,他们彼此互相倾听、互相阐述,不断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不断接纳别人,实现自我超越。此外,对于学生的“插话”、“抢答”,我总能欣然接受,因为“插话”、“抢答”留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更让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了解放。总之,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氛围。

2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先进行阅读的一个阶段,是训练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其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为老师上课做好听说准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而且,学生预习以后。熟悉课文,上课时老师的“启发”,就不会局限在枝节问题上。对那些贯穿全文的线索,涉及整篇的要旨,可以重点点拨;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会读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增强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成我要预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与特点在终身教育的要求下,学习者不再是教育对象,而成为教育主体了,学习者终究比教育者重要。教学的基点必然定位在学习者的意愿与需求方面,也必然要求尊重每个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方式和特点。学生是教学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个体的主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才能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己的财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真正决定教学过程性质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有时教学过程的归宿。教学过程就是有教导学不断转化的过程,教的成效取决于学生是否肯学、爱学、会学、乐学。

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竖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坚持先学后教,建立阅读教学、课堂自学、讨论、质疑、点拨的新格局,确保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事实上,对每一步作品的解读过程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的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及时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篇课文像一艘船,带领学生从狭隘的地方驶向辽阔无垠的大海,激起学生心灵的波涛,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身心健康、胸襟开阔、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

4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测评专项活动测评和综合活动测评,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过程中,为了培养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我开展了一系到的活动:如“好词好句大比拼”专项活动,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让他们定期摘抄一些优美的词语、精美语段。可刚开始一些学生坚持不下来,并且不感兴趣。怎么办?于是我在学生积累了一段时间后开展了“好词好句大比拼”活动,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展示给大家,那些有备而来的学生有的把自己的笔记本带来,每一页配上精美的图案,?请其他同学看;还有的同学把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制成了“专题手抄报”,如:有的学生设计了专题为“人生百态”的手抄报,记录了人物外貌的精美语段,还配上了丰富的图案;有的同学设计了“四季图”专门记录了关于描写一年四季的景物的语句,并配上了四季美景的画面,通过展示,我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同时也激励那些没有做好词语积累的同学,要积极参与。正是一个小小的活动,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所有的实验学生都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去,等待着下次活动的到来。

总之,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从发挥学生阅读自主性上想办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次外,在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力争做到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语文乐园;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生动活泼地成长。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