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加气站事故分析及处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CNG加气站事故分析及处理对策

皮晓东

东莞市新奥车用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为了降低CNG加气站的事故率从而保证加气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为企业节约更多成本,如何降低CNG加气站事故率成了重中之重。本文针对CNG加气站事故进行简单概述,对其具体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GNG加气站;事故分析;处理对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坚持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其技术水平也取得较大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天然气混合动力汽车数量不断增多。因CNG加气站在其中具备显著价值作用。所以,在其引发事故问题的情况下,不仅容易使CNG加气系统受到很大程度影响,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事故。为此,如何降低CNG加气站事故率,是我国CNG产业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重点问题。然而,从目前技术水平来看,因受传统思想影响较为严重,从而使其管理手段没有获得及时有效的更新,这样不仅在管理手段上存在着一定盲目性,还使投入的资金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增加整体投入成本。

1.CNG加气站的事故类型

1.1燃烧

指在CNG加气过程中,由气体泄露及不明起火源引发从而造成气站燃烧的事故[1]。气体泄露的因素为:第一,CNG管道连接口处松动;第二,储气瓶阀门按压不紧;第三,压缩机出口出现裂缝等。造成不明火源的因素为:第一,电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产生火花;第二,设备金属在碰撞过程中引发火花;第三,机械设备在停止操作后,因静电作用产生火花;第四,工作人员操作错误,导致设备升温造成火源。其危害为:热辐射,因气体引发喷射状火球。

1.2爆炸

指在CNG加气过程中,由气站燃烧引起气站爆炸及爆炸扩展的严重事故。值得注意的是,当气站已出现燃烧事故时,因系统压力超出其最大承受范围,如若不及时关闭气站管道总阀门,加速气体泄露,爆炸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1.3泄露

即CNG加气过程中,发生率最高的事故。结合相关资料发现,我国73%的CNG加气事故发生原因均是泄露,泄露是造成所有事故的根源[2]。造成气体泄露的原因很多,主要为:第一,储气瓶阀门按压不紧;第二,压缩机出口出现裂缝;第三,工人人员操作错误;第四,管道连接口处松动,尤其是管道多通连接口处。

2.影响CNG加气站事故的原因

2.1天然气特性

指天然气主要组成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易燃易爆且易散的气体。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气站机房顶层容易形成甲烷聚集层,一旦存在明火源就会引发爆炸事故。

2.2CNG加气设备

指加气设备出现漏气等情况。其工作机理为:将25Mpa高压天然气注入至储气瓶中,这不仅要求加气设备防漏性能好,对于细节检测更为重要[3]。尤其是管道连接处,在发生燃烧事故时,系统运行压力超出其最大承受范围,管道连接口处松动,易引发大范围泄露事故。

2.3CNG储气瓶

指部分CNG储气瓶超出检测年限。虽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已存在明确储气瓶检测年限标准,可部分车主以短期经济利益为目标,不仅从储气瓶采购、使用上偷工减料,达不到其检测年限标准,更有甚者,出现私自改装部分车载钢瓶等现象,从而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

2.4CNG气体来源

指对天然气中杂质处理不够干净。尤其是针对天然气中的游离水及硫化物,它不仅会腐蚀储气瓶设备,当压力增大时,其杂质将不断溶解于游离水中,加速其腐蚀性[4]。例如:在对某市已发生事故的储气瓶,进行整体分割实验后,发现其内壁不但存在腐蚀点,还伴有硫化物特有刺鼻气味,故可以判断原事故CNG气体来源纯度不高,杂质处理不净。

2.5引火源

结合相关资料发现,影响引火源的因素较多,且大多数因素均是可控因素。具体为:第一,车辆发动时产生的火花;第二,在加气过程中,少部分工作人员因不懂规章制度拨打电话所引发的火花;第三,指工作人员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火花;第四,工具或设备摩擦撞击产生的火花等。总而言之,一切引火源都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

2.6操作不当,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我国部分CNG加气站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技术水平不足,操作不当,少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意识反应不强,导致企业在加气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盲目性,最终影响其正确判断力。同时,缺乏专业性的操作及监管人才,也是CNG加气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CNG加气站事故的处理对策

3.1强化员工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加气作业效率,应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树立安全操作意识,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具体措施为:

(1)重视在CNG加气站建设前期,进行短期基础的人才培训;结合相关资料发现,我国部分CNG加气工作人员因受教育程度低,对于安全操作意识反应不强,如何在短期内转变其意识结构,前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3]。企业可依据人数、文化水平,举办短期或定期的培训,培训形式尽量多样,知识量则按难易接受程度分类。同时,在完成培训后,应对其进行入职考核,通过考核后,才予以入职实习机会。

(2)企业应大力引进技术型人才;在CNG加气站日常工作中,少不了技术人才的加入。为了使加气站的人才数量及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企业有必要引进技术型人才,以此满足短期缺口,进一步使加气站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2构建新型管理体系

构建新型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在CNG加气期间,管理手段有规可依,有标准可循,从整体上把控质量问题[5]。具体措施为:

(1)做好设备采购工作;首先,因少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以短期经济利益为主,从设备采购、设备使用上,偷工减料,导致不符合固定的设备流入加气现场,最终为事故埋下隐患。

首先,企业应从源头上控制设备采购工作,依据加气站加气总量,合理制定采购设备方案,确定其类别与数量。其次,根据市场价格,做好资金投入的估算。同时,在采购过程中,具体经办人员的职责要进行合理区分,相互制约,使职责具体化,奖惩透明化[4]。最后,对于设备抽样检测工作也是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人员应依靠相关规定及自身经验,对于不合格的设备进行严格处理,最终降低其事故率。

(2)科学整合现有资源;针对我国现有技术,企业应提前拟定好事故预防方案,应集思广益,合理采纳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意见及建议,使方案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需考虑自身技术及经济条件限制,将适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从而规避事故风险。

(3)落实具体监测标准;指国家针对CNG加气站在加气过程中,有一套明确的操作标准及规范。为此,在CNG加气过程中,为确保工作人员加气操作规范,可依据相关规定,对于加气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专项、综合及每日监测[5]。一旦发现某个环节不达标,及时汇报反应,以便于现场加气人员做出合理判定,进而有效调整。

4.加强加气站日常安全管理

加气站风险事故的发生要想得到有效控制,还有必要做好日常安全管理的强化工作,总结起来包括:(1)加强安全投入保障,如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安全责任制建立、应急设备配置等;(2)总经理以及各级管理干部需注重安全职责的履行,并对员工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进行安全意识培养;(3)积极构建气瓶管理体系,如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运用,避免违规违法充装。

5.应急处置

除上述处理对策之外,还有必要在加气站积极建立应急预案,并加强日常演练。一方面,需加强隐患的排查,以此使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另一方面,对事故发生的处理原则加以明确,进一步对事故进行合理、科学地处理,从而使事故损失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进一步保证企业财产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6.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尚且存在诸多因素影响着GNG加气站的事故率。为了使其事故率得到有效降低,便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比如:强化员工整体素质、构建新型管理体系等,最终提高加气机安全性能。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GNG加气站事故率将能够得到有效降低,进一步为推进我国CNG产业的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东成.CNG加气站事故分析及处理对策[J].山东化工,2016,02:134-135.

[2]康荣学,吴宗之,桑海泉,谷海波.CNG加气站危险性分析及事故预防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4:19.

[3]陈杰,石超,李求进,吴宗之.CNG加气站事故后果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5:78.

[4]徐涛龙,姚安林,杨春,蒋宏业.城市CNG加气站事故致因机理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99.

[5]黄海波,杨建军,李开国,何太碧.CNG加气站设备失效与爆炸燃烧风险评价[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