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试析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

黄婷田明罡

黄婷田明罡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国土资源局

摘要:GPS-RTK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其应用的范围比较广,近年来在土地整理测绘中发挥着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对这项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还对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希望对相关测绘单位提供一定帮助,更好的应用GPS-RTK技术,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GPS-RTK技术;土地整理;测绘技术;应用;原理;特点

土地整理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对土地的开发与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测绘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的技术与工具,其中GPS-RTK技术就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多的技术之一,这项技术有着较多的优点,在应用的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应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后,我国土地开发管理局的工作模式有着较大的改变,测绘的理论发生了变更。本文对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希望促进这项技术更好的推广。

1、GPS-RTK技术概述

1.1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

GPS技术应用的时间比较早,其在测绘工程中应用也比较广,可以对控制点的坐标进行测定,而且精确性比较高,在结合RTK技术后,可以利用较多的基准控制点对不同地物点、地形点以及界址点的坐标进行测定,在测定时不需要对各级控制点进行布设,有着较高的简便性。在野外复杂地形的测绘中,GPS-RTK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减轻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测绘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利用专业的测图软件,能制成电子地图,在利用打印机与计算机,能实时输出不同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TK技术,在定位时,能将测绘到的数据与信息通过基准站接收机传送到流动站的GPS接收机中。地面中心站的工作人员在处理GPS接收机收到的数据与信息时,可以对整周模糊度进行求解,了解流动站的动态位置,并精确到厘米。

1.2GPS-RTK技术的特点

在土地整理测绘中应用GPS-RTK技术有着较多的优点,这项技术观测的时间比较短,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对一个地形点的位置进行测定时,有时只用短短的几秒钟,与传统的人工测绘技术相比,GPS-RTK技术可以节省测绘的时间。在应用GPS-RTK技术进行作业时,使适用的范围比较大,可测定的距离比较远,定位的精确性也更高。土地测绘是一项对准确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作,有的作业点距控制网的距离比较远。采用GPS-RTK技术,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操作比较简单。观测点之间不需要通视,增加了测绘的灵活度,测绘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形点位,这可以节省测绘的经费,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对于观测点之间不便通视的山丘地带,GPS-RTK技术有着极大的适用性。GPS-RTK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具有操作便利的优点,利用这项技术还可以同时进行跟踪与观测,利用卫星能获取观测点的准确坐标。利用GPS-RTK技术可以保证野外复杂环境观测的安全性,能降低观测人员的测绘难度,保证其作业的安全性。

2、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

土地整理测绘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当前社会,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率比较高,我国出现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土地管理部门应做好土地测绘工作,合理利用测绘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GPS-RTK是一项先进的技术,其在传统的GPS技术基础上,结合了RTK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对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实践证明,应用GPS-RTK技术,有效提高了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出现误差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2.1土地整理项目专项规划阶段

在土地整理测绘前,首先要制定专项规划,对土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构建出土地的利用现状,土地规划具有专业性,其应用的技术比较多,有的作业环境比较复杂,所以,测绘的难度比较大,在应用GPS-RTK技术后,土地整理测绘的质量大大提高了。从目前来看,市县级土地整理专项规划中所采用的专项规划图的比例大多都是1:5万~1:20万,是在国家测绘局提供的航测地形图基础上利用调绘片、航片编绘而来,但是这些专项规划图的现势性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GPS-RTK技术来实测出现势性较强的数据,然后建立起变更数据库,并实时分析评价这些基础数据。

2.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往往对于项目区的土地高程、宽度、长度、面积等精度要求很高,其工作底图可采用专项规划图,图件比例尺通常不是1∶5万或者1∶1万,也可采用GPS-RTK技术来对项目区的电力线、排灌沟渠、土地权属界线、规模、道路、边界控制点等情况进行实测,绘制出大于1∶2000的全要素地形图。可先用GPS布设控制,再用RTK来实时采集野外数据。用全站仪所采集到的数字和资料来测绘生成项目区DEM(数字高程模型),用四等水准来联测首级高程控制点。例如,利用GPS-RTK技术可以测出项目区内坟墓、农业基础设施、林地、道路的面积信息及分布信息,以便于能够完成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利用GPS-RTK技术可以测出项目区的水闸、涵洞、池塘、沟渠、河道的面积信息及分布信息,以便于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2.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及管理阶段

在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及管理阶段,施工单位只需要运用GPS-RTK技术,就可以对控制点(界)石进行控制。

2.4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在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可以利用GPS-RTK技术来精确测量水渠、道路、田坎等信息数据,能够将正确的测量成果提供给竣工验收。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所得到的测绘数据能够对项目的竣工现状进行准确地反映,也可以作为其测量成果,测量精度较高。

3、基于GPS-RTK技术的土地整理测绘的技术路线

3.1前期准备阶段。基础地理资料、行政界线资料、基本土地资料、各种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土地整理测绘作业指导书的制定、编写,外业调查人员与内业数字化人员的组织培训,测量仪器、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的检测,GPS-RTK测量精度的检验等。

3.2GPS-RTK外业数据采集阶段。采用连续测量和非连续测量两种方式对特征点、点状地物和地类边界等进行测量。

3.3GPS数据传输处理阶段。将测量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通过GPS数据传输软件将每天采集的数据文件导人计算机井存储为一定的格式,以日期+组名为文件名。

3.4图形编辑处理阶段。南方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接收TGO导出的一定格式的数据文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不为大量的数据点,根据外业草图进行地物编辑、地形绘制;构建份角网,生成等高线;地类符号填充,统汁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和分区面积。

3.5图幅整饰阶段。协调图名、图号、图廓线、坐标系、成图比例尺、制图单位及其他辅助说明。

4、结语

本文对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这项技术有着较多的优点,是一项先进的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规划与测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科技在不断进步,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相关研究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经过实践证明,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发挥着较大的应用价值,在测绘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基站频繁更换的问题,这会导致测绘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应用GPS-RTK技术后,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测绘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可以保证土地整理测绘工程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文涛,刘峻明,于丽娜,汪懋华.基于GPS和GIS的土地整理现场调查技术开发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9(05)

[2]吴振英.试论土地整理中动态GPS-RTK技术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

[3]周建郑,赵杰.兰考县新农村建设1:1000地形图测绘中RTK技术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

[4]程利标,郭敏.GPS—RTK技术在丘陵地区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9(02)

[5]张奇,胡石元,施秧秧,朱彦刚.GPS-RTK技术在土地整理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