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吴建平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省保山市678000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毛母细胞瘤和基底细胞癌在临床病理方面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已经确诊毛母细胞瘤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6例基底细胞癌石蜡标行HE染色和CK7、bcl-2、AR、CD10、Ki-67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母细胞瘤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肿瘤主要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的组织中,没有和表皮之间连接,具有比较清楚的境界,均匀分布同时毛囊分化后的毛母细胞团对其所构成;在免疫组化中,有1例出现CK7(-),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bcl-2(-),有2例出现弱(+),有1例出现AR(-),有1例出现CD10(-),瘤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10%~20%。此外,基底细胞癌主要从基底样的生发细胞中得来,癌细胞和表皮基底部之间是连接的,出现浸润性生长的趋势,周围的癌细胞是栅栏状,间质疏松,同时,癌巢与间质间出现收缩性裂隙,在免疫组化上有6例CK7(+),有2例弱(+);有7例bcl-2(+),有5例弱(+);有2例AR(+),有4例弱(+),癌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20%~30%。结论:在镜下组织学的特点和免疫表型的综合分析下,可以帮助肿瘤的临床鉴别。

关键词:毛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所谓毛母细胞瘤(TB),其主要是指皮肤附件中产生的一种良性肿瘤,是毛源性的肿瘤,临床中常见毛囊分化,肿瘤细胞是分布比较均匀的同时出现毛乳头实性毛母细胞的团构成。就基底细胞癌(BCC)来说,这是皮肤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症状表现为基底样的细胞出现小叶和圆柱与缎带等,其中,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学的类型,同时,还有很多方向分化。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的病理组织学的形态非常相似,尤其是组织标本非常小的话,HE染色很难对其进行确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已经确诊毛母细胞瘤的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6例基底细胞癌石蜡标行HE染色和CK7、bcl-2、AR、CD10、Ki-67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表达。在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例,有女性患者5例,该组患者的年龄为(35~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3.2±12.6)岁。在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2例,有女性患者14例,该组患者的年龄为(51~89)岁,平均年龄是(55.6±12.8)岁。鉴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对比。

1.2方法

给予所有标本4%中性甲醛液进行固定,并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与常规HE的染色。免疫组化运用SP法。在CK7和bcl-2与AR以及CD10还有Ki-67都是运用住阿奴额的生物技术进行,都是单克隆抗体。PBS替代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2结果

2.1免疫组化,具体数据如表一所示

2.2组织病理学

毛母细胞瘤是人体真皮和皮下组织中发生的,没有和表皮相连,具有境界清楚的特点,是均匀分布同时毛乳头实性毛母细胞团所构成的。在上皮细胞中是强碱性,同时,大小是相同的,总是相互重叠的方式出现;在瘤细胞当中,主要是实性的团块和片状与巢团状的分布,总是对周围的皮肤附件有所推挤。可以说,基底细胞癌中的癌细胞总是和表皮基底进行连接,是浸润性的生长趋势,周围的癌细胞排列成栅栏状,间质疏松,并有收缩裂隙形成,同时,间质处有黏液变性的情况,出现核分裂,不会出现毛乳头和毛球结构。

3讨论

毛母细胞瘤主要在附有毛发的很多部位中出现,主要多见于头颈位置,是孤立性的小丘疹形状。毛母细胞瘤在免疫的表达上更没有特异性的抗体出现。在基底细胞癌中,主要是基底细胞样细胞作为主要特征发生的一种皮肤低度的恶性肿瘤,总是在皮肤的暴露位置出现,多发育头颈部,临床中以丘疹和结节症状出现,同时,伴有糜烂与溃疡。因为两种肿瘤都是从基底样细胞中出现的,组织学的形态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诊断中比较容易混淆。

就毛母细胞瘤而言,其主要存在人体真皮和皮下的组织中,不会和表皮出现相连的现象,在境界上比较清楚,是分布均匀同时毛乳头实性毛母细胞团所构成的一种肿瘤,能够看见毛球和毛乳头的结构。在基底细胞癌中,其癌细胞总是会和表皮的基底部有所连接,是浸润性的生长趋势,同时,在周围会出现疏松的现象,癌巢与间质间出现收缩裂隙,能够看见核分裂和异型性现象,没有毛乳头和毛球结构。因为该形态具有比较相似的组织学特点,并没有较明显的明显,此外,毛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而基底细胞癌则是比较严重的恶性肿瘤,两种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差异比较大,所以对于其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两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综合病理组织学的形态以及免疫组化CK7和bcl-2与CD10,还有AR表达,能够准确地在临床中进行鉴别,具有非常很好地治疗和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广业,张醇,朱鸿静,张宏利,刘家君,杨清.3例毛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01):68-71.

[2]盖俊芳,穆红,刘云云,吕翔.皮肤毛母细胞瘤1例报道[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4,21(07):460-461.

[3]许春伟,葛畅,王鲁平.毛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04):257-25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