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法

李晓平

〔摘要〕文言文本身和现代白话相去甚远,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训练是提高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阅读技法文言文本身和现代白话相去甚远,且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训练是提高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笔者结合自身的长期的文言文阅读训练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下自己的一些技法:

1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1.1预读法。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具体做法是:①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②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③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④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⑤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1.2抄读法。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是:①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②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③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④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⑤结合单元学习的提要、课文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确定学习的童点和难点。

1.3解读法。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具体做法是:①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②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③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④课堂专题讨论,落实重点难点,分析解答课后“思考和练习”中的语言训练题。

1.4品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具体做法是:①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②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③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就重要的实词、虚词和语法问题撰写语文小论文,以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能力训练。

1.5诵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具体做法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②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③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④整理学习笔记,编写学习小结,以突出重点难点。⑤指导写作读后感想或思想评论,以求陶冶情操。

1.6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1.7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

1.8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1.9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一句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1.10整体阅读法。先通读、浏览或跳读全文,大致了解文言选段的文体。如果是记叙文,要弄清“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结果如何”。这时切忌不要寄希望于一遍能读懂全文,片面纠缠于个别难懂的字句,而应该暂时放过它们,只在文中相应的地方用圈点法进行标注便可。

2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把握大意,由后做起,句子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解释,注意迁移。若有不会,随它而去。第一句是说在阅读一篇课外文言文时,首先要对全文的内容大体上有所了解掌握,而且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文章。答题时由最后一道题答起。高考文言考题的最后一道题是结合文意进行判断,此题有助于考生理解文意。

第二句是说在做句子翻译题时,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对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是:直、准、补。“直”是说在翻译句子时尽量要“直译”;“准”是说对重点的词语翻译要“准确”;“补”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简练,有很多省略的内容,在翻译时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上”。

第三句是说课外文言文的加点实词解释和虚词的比较判断,来自于平时对课文中的实、虚词的积累。所以,对课文中的词语、虚词的积累尤为重要。做此题时,要注意把课内的所学灵活运用到课外。第四句“若有不会”是指文中不会或不明大意翻译不准的地方,而考题中也并没有涉及到的部分,不用去管它。

总之,在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总结、运用方法、技巧,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在考试必将取得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