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供电配网的运用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供电配网的运用尝试

魏敏高波赖玮曾娟徐建单常继人张宇朱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安徽省马鞍山市243000)

摘要:网络系统、电力系统等安全运行是企事业单位正常运作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多数企业和公司的施工和维护仍是传统管理方法,依赖人工记录分配钥匙,维护人员经常错拿或丢失钥匙,配电箱、电力柜等设施易被破坏或撬开,偷电漏电时有发生,且易出现人身触电安全等事故,出现问题无法追溯到责任人,使运维工作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这样的管理方式逐渐漏出弊端,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来提升效率。

关键词:泛在物联网;三型两网;智能NB蓝牙锁具

设备箱数量众多,存在一把钥匙开多个锁的现象,无法明确具体开箱时间和维护人员,造成职责不清,运维数据不明,造成管理混乱,传统锁具以机械锁形态为主,开启方式防护能力差,管理难度大;维护人员需携带大量钥匙,钥匙易丢失,易错拿,而且无开锁记录,无法进行大数据分析;新员工对设备位置不清楚,无法找到需要维修的设备;维护后不能追溯到具体开锁时间和开锁人信息;电力柜一般为金属门,安装一般市面的智能锁具比较困难。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和智能锁技术的提高,给目前的管理混乱提供了思路。原先的锁具无法自行上传所在位置信息,如被人恶意破坏窃电后不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现场稽查,从而增加了公司的电损及人员稽查窃电的工作量。

一、机械锁具管理弊端及智能锁具优势分析

1、不利于工作效率提升,造成费时费力。传统机械锁钥匙使用,依赖人工记录分配,维护人员经常错拿或钥匙丢失,逼不得已只能损坏锁具,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由于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等岗位交流、调换频繁,对设备位置不熟悉、找不到工作地点等现象,对现场运维、抢修复电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影响工作效率,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供电可靠性的更高需求。

智能锁具具有实时实地定位导航功能,只要选定地点即可导航至作业现场开展工作。

不利于规范管理,给窃电分子可乘之机。少数不法人员利用私配钥匙、仿造封印、锁具等行为,违规打开电表箱、计量箱甚至高压分支箱、环网柜,通过改变计量接线、私接电源等形式窃电,获利后还原现场,不法行为无法管控。即使窃电现场未还原,也需用电检查人员现场检查方可发现窃电行为,加上窃电企业的高墙深院、狼狗、监控等反技术措施,确可谓门难进,脸难看,取证难,对公司线损治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并且电网运行设备数量众多,存在一把钥匙开多个锁和私配钥匙等现象,门锁与钥匙无法一一对应,现场开锁的时间、地点和运维人员等相关记录无法掌握,对于运维人员是否正常运行维护无法监管,造成职责不清,管理混乱,运维数据不明。

智能锁具通过管理后台资质授权,作业人员现场认证身份开锁、关锁,关锁后需同步拍照上传关锁照片方可完成整个流程,并将有关信息自动上传后台触发告警。

不利于安全运行,安全责任难以界分。传统锁具以机械锁形态为主,防护能力差,一旦现场锁具遭受恶意破坏后不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换装,容易造成电力设施破坏,私自操作供电设备,触电风险增大。

智能锁具如若遭受暴力破坏造成断梁、锁体损坏等现象,会将有关信息自动上传后台触发告警。

二、智能锁具的研发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马鞍山供电公司主动思考,大胆尝试,立足于国网公司“三型两网”战略思路,率先在省内采用“一通三智,统一监控”的解决方案,既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蓝牙锁具、智能NB蓝牙锁具及智能断梁锁具等智能锁具结合,搭建统一监控管理平台,对公司系统所有10kV配电网环网柜,分支箱,开闭所,配电房,以及低压楼前分支箱、电表、计量箱等设备门锁进行规范管理。

图2智能锁具管理平台

取得的主要成效

截止目前,马鞍山供电公司已经投入使用悬挂智能锁具1120把,取得预期效果:

1、经济效益

锁具使用寿命大大增加,智能锁具的使用寿命为10年,而传统锁具使用寿命平均为5年,减少了现场传统锁具的更换次数,节约了运维成本,采取智能蓝牙锁成本下降39.66%;采用智能NB蓝牙锁成本下降16.67%。

2、管理效益

新型智能锁具配合实时通信监控系统,形成了对各类开关箱、柜和计量箱、柜的实时监控,通过系统授权,运维人员即到即开,各操作日志于后台保留齐全,便于运维单位统计,分析与常态化监管。

3、社会效益

新型智能锁具及通信监控系统应用后,一改过往各类开关箱、柜和计量箱、柜锁具形式、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现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全天候监控系统使得锁具在受到损坏时运维人员可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杜绝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隐患,营造了“安全美化文明”的运行和维护环境,提升了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也适应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精神的要求。

作者简介:魏敏(1984-),男,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输配电应用技术,新能源应用研究等

陈昶(1984-),男,汉族,安徽霍山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