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煤矿环保工作面临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刘亮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探析煤矿环保工作面临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刘亮平

刘亮平

刘亮平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环保管理处陕西省神木市719300

摘要:环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生活,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随着煤炭的迅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作用,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环保部门整治力度的不断增大,煤炭企业在环保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一些新技术的开发、新设备的利用都对煤矿环保工作有积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煤矿环保工作不断的完善,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有效提高煤矿行业环保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环保

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矿开采促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给煤矿开采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导致生产和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但在煤矿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煤矿环保工作,实现生产和环境和谐发展,创建绿色矿山。

1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1地表塌陷的严重

煤炭的开采多数为井下作业,会造成地质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随着开采作业的不断延伸,采空区域的面积不断扩大,可能还会造成地面塌陷和裂隙,会对地面上的人身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另外,地表结构还受到井下一些大型设备的影响,由于煤矿生产的设备属于大型重工业,工作时会产生极大的震动,造成地表的坍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讲,原始地貌结构的变化会破坏目前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客观的自然环境。

1.2水渗漏及污染严重

1.2.1地表渗漏严重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会导致地下水层和浅层地表水的水层遭到了严重破坏,大量浅层地表水全部渗漏到井下,导致地面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枯竭,难以维持煤矿区域正常的生产生活,据有相关数据显示,开采量与所破坏的水资源比例为1:5。另外,大量地下水的使用造成地下水系统的不平衡,使地表发生水渗透的现象。

1.2.2矿井水外排污染严重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有大量矿井水涌出,全部排至地面,部分煤矿未建成污水处理厂,直接向河道排放,部分煤矿地面通过简单沉淀池沉淀后排放,部分煤矿污水处理厂建设不齐备,煤泥水无法处理,直接排放;部分污水处理达不到设计能力,污水难以处理。

1.3空气污染严重

1.3.1煤粉尘污染严重

煤矿在开采、装卸、贮存、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粉尘,这些煤粉尘差生,通过简单的防尘抑尘网和简单的喷淋装置,根本上无法对煤粉尘有效控制,不同程度逃逸到空气中,对周围的环境、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1.3.2锅炉烟气污染严重

随着煤炭的迅速发展,各种燃煤锅炉的使用越来越多,产生的烟尘已严重污染了大气,除尘脱硫设施不齐备不完善,将烟气中含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其次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这些污染大部分来自燃烧煤炭的各种工业锅炉及民用锅炉,从锅炉烟囱排出的粉尘,颗粒度小于10μm的向地面降落速度极慢,特别是小于0.1μm的可以可常年漂浮于天空被称作“飘尘”。“飘尘”中含有各种有毒的金属微粒,易被人们吸入肺,当空气中“飘尘”浓度达到100mg/㎡时,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哮喘、尘肺合并肺癌;煤内硫含量一般为0.5%~4%,也有的高达8%。在煤炭燃烧时煤中的硫与氧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大于0.1ppm时,对植物、设备将有损伤或腐蚀。二氧化硫遇空气中水蒸气生成硫酸雾,常与“飘尘”结合在一起危害动物及植物。

1.4固废未能有效综合利用

煤矿主要产生固废有煤矸石、煤泥、炉渣、石膏等产物,如煤矸石现在唯一处置途径过建立专门的矸石场进行收集、运输、碾压、平整、覆土、填埋的方式处置,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存在流失环境风险,且未能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

2新形势下煤矿环保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

2.1违规开采现象依然存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明显的特定性,所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对煤矿行业管理比较松,加上政策支持及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小型煤窑大量出现,造成违规开采现象频繁发生。这些小型煤窑的管理并不完善,且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在这一现象的影响下,煤矿开采区域更容易遭受永久性破坏,从而增加环保工作的难度。

2.2新形势下煤矿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

中国的煤矿环保工作已制定了初步计划,但却在落实方面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由于资金匮乏,煤矿环保工作无法进行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上级管理人员应在实际实施煤矿环保工作的过程中将所遇到的问题如实向上级反映,并要求上级政府加大对于煤矿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煤矿开采工作能顺利进行。

2.3煤炭消耗量过大

近年来,随着煤矿问题不断出现,中国控制煤矿生产量,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无法得到严格落实。在中国企业中,锅炉比较多并且伴随老化现象的出现,煤炭消耗量呈现上升趋势,这又刺激着煤矿企业加大生产力度,从而给煤矿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阻碍煤矿环保工作的开展。

2.4国家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治理难度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国家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监管力度,从严制定了考核标准,国家主要以环境质量标准来考核各级政府,如西北地区某河流流域,国家主要考核水质断面必须达标地表水三类水标准,而该断面实际基本没有地表水径流,全部是处理后达到行业标准污水,很难达到地表水标准,如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投资相对较高,治理难度大、差生二次污染物次品盐无法处理,对环境又造成污染。

3新形势下做好煤矿环保工作的对策

3.1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

首先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理论落实到实际,并注重环保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此外,煤矿环保组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身员工素质,加强环保观念意识,有能力解决在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环保问题,真正的将环保工作有效的落实到实处。

3.2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煤矿企业为了将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必须具备一个高素质、有责任心、有干劲的管理团队,针对本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以及考核制度,在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先进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新型管理手段的引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管理更加系统化、现代化,整个环保工作体系更加健全,随着环保工作者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环保工作效率也会大大的提升。

3.3创新新技术新工艺研发

我国当前的开采技术水平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是在开采技术的细节上仍然不够完善,没有针对资源浪费、清洁生产、开采的不合理性进行技术的优化,煤炭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科技人才或是国外的先进技术,积极研发新的开采技术、环保技术,降低固体废弃物、有害气体以及污水的排放,对污水的回收利用进行研究,水的循环利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保证煤炭企业经济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新工艺的研发推广,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的排放,最终减少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3.4加大生态建设投入

煤矿的绿化建设与煤矿环保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为了弥补开采过程中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和土地沙化,植树造林进行周边区域的绿化建设对于煤矿环保是十分有效的,可以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绿色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大量的煤粉污染,采取隔离措施,还可以定期利用喷雾设备对矿区进行喷洒,比如洒水降尘,降低人体吸入粉末粉尘的概率。此外因生产带来的噪声污染,尽可能使用噪音较小的生产设备,工作人员佩戴防噪音耳塞,尽量降低噪声危害。

3.5优化煤矿产业结构

煤矿产业结构的调整目的之一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煤质的种类繁多,相比较而言,有部分煤炭产生的废弃物较多,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也较高,对于这部分而言,可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限制这部分煤炭的产量,以此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高能耗产品结构调整为低能耗产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环境,使排放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3.6优化废弃矿坑的开发

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重建工程将生态环境恢复。对于废弃的矿坑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形成。同时根据废弃的矿坑内的具体情况探讨研究进行综合利用,大面积的矿坑有的可以进行改造成为水库等等,排出的废水经过加工处理用于其它方面,加强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缓解了城市水资源匮乏的同时也醋精了资源的持续发展。还有些矿坑可以作为城市垃圾填埋场所,用以处理日常生活垃圾等,但是作为垃圾处理场一定要做好防渗措施,避免垃圾造成水资源污染。废弃矿坑是煤炭露天开采后留下的后患,一定要处理得当,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将其更有效更合理的进行处理和利用。

3.7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为了减少煤矿开采对大气的污染,可以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处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煤矿在开采、装卸、贮存、运输煤炭过程中要实现全封闭生产,并有全封闭的防尘措施,建立全方位的防尘管理体系,实现生产现场不起扬尘,清洁生产。

3.8提高土壤质量改善

煤矿开采后肯定会影响到土壤的质量,因此,国家为了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会采取人工造林等方式改善土壤的质量。因为煤矸石对土壤的伤害程度较大,所以,治理土地污染需要足够的技术,通过人工种植等方式增强土壤地表功能,逐渐缓解已经造成的水土流失的情况。每次煤矿开采后总会出现大面积的土地污染,只有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土地污染,才不会影响到生态平衡,才能继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3.9创新煤矿矿井废水处理技术

煤矿开采生产中,随着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地下水资源锐减。大量地下水被采出,使煤矿矿井水排放量增加,因煤矿开采造成的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对煤矿矿井水进行综合治理与合理排放,以减少煤矿开采废水污染影响,其作用意义越来越显著。废水污染防治以废水处理与排放技术应用为主,主要包括沉淀、混凝沉淀以及混凝沉淀过滤等废水处理与排放技术。早期矿井水处理以排放为目的进行废水治理,随着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现阶段煤矿矿井水治理开始注重回收利用。煤矿矿井水处理后排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沉淀或混凝沉淀为主;处理后进行生产或其他回收利用的处理方式,则以混凝沉淀过滤为主;处理后用于生活用水的,则需要在混凝沉淀过滤基础上再加上除酚与消毒环节,以减少水中包含的对人体有害物质,确保用水安全。一般情况下,作为生活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矿井水处理工艺包含曝气处理、混凝沉淀、过滤净化、利用活性炭去除吸附的有害物质、消毒处理等流程。其中,曝气处理是使矿井水与空气接触后,通过有机物氧化,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曝气处理以微孔曝气或调节曝气扩散头的方式,减少曝气消耗的能量;混凝沉淀则是针对矿井水的悬浮物进行处理,然后过滤净化,以达到工业或生产用水标准,在此基础上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包含的酚物质,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最后,对上述方式处理的矿井水进行消毒后,就能够作为正常生活用水进行使用,达到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的目的。

4结语

在新形势环保工作要求下,环保工作是当前及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环保工作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在以后的煤矿生产中,必须注重环保工作的开展。并且通过对煤矿开采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从技术、设备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加大资金投入,为煤矿环保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实现煤矿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东.论煤矿"三废"与环境保护[J].煤矿环境保护,2012,三期:5-8.

[2]王一淑.推进煤矿环保构建和谐绿色矿山[J].洁净煤技术,2011,四期:104-107.

[3]王悦.浅析新形势下做好煤矿环保工作的对策.能源与节能,2017,四期:108-109.

[4]朱玉高.绿色矿山建设中煤矿环保技术的应用.化工管理,2014,七期:56-57.

[5]王继宏.新形势下煤矿环保工作探讨.机械管理开发,2016,六期: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