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蔡华玲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东方医院儿科江苏连云港222042)

【摘要】目的:对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于2016年选取本学校两个护理本科班级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每个班各30人。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经过改良的PBL教学法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LBL教学法教学,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从考试结果上看,实验组学生在总分以及理解题、综合应用题上面的得分都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学生对改良PBL教学法普遍持肯定的态度。结论: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改良PBL教学法;儿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314-02

PBL教学法,英文翻译为Problem-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学习方法。该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来,获得了世界医学教学领域的广泛采用。PBL教学法将实际疾病问题作为基础,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式学习,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引导人的作用,并进行最后的归纳总结。其教学优点众多,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开放式研究的过程等。为了有效的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我校将改良PBL教学法应用到儿科护理学的教学当中,对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选取本学校两个护理本科班级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每个班各30人。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一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年龄范围为21岁~23岁,平均年龄为(22.58±1.69)岁,全班学生平时各科成绩平均为(79.34±8.98)分;对照组学生的年龄范围为21岁~23岁,平均年龄为(22.68±1.61)岁,全班学生平时各科成绩平均为(80.34±8.38)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以《儿科护理学》这门课中的“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一节作为实验选课,该章节内容分为3个课时进行讲授。PBL经典教学过程包括确定讨论提纲、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教师归纳总结等几个方面。鉴于学院的教学课程安排,在学习《儿科护理学》之前,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和技能,我们在参考经典PBL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试验教学:首先是教师需要提前进行临床案例的设计,这需要在充分领会大纲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并对课上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提前做好准备。然后是将学生分组,30名学生共分为5组,每组推选出一个组长和一个记录员。小组成员在课前,需要充分的了解病例的相关材料,以便课上的讨论。第三个环节就是课堂讨论的环节,该环节各组成员围绕病例进行讨论,由组长主持,由记录员记录,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观察学生表现,并进行随机性的指导。在关键问题上进行引导,把控问题的方向、深度和广度。第四个环节是每组由1人将讨论的结果向全班进行报告,提出本组的看法,同时对其他各组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教学法讲授。

1.3评价指标

在实验完成后,需要对两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综合能力运用的评价,例如在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还有理论知识的考核,这将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落实到卷面上的考核方式;还有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对改良PBL教学法的评价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值)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根据理论考试的成绩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总分以及理解题、综合应用题上面的得分都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记忆型题目两组差异对比不明显,差异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2.2实验组学生对改良PBL教学法的评价

通过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改良PBL教学法的态度和意见。认为改良PBL教学法课程总体状况良好的占86.67%,认为该教学实用性强的占到了70.00%,认为能够提高学习兴趣的占86.67%,认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占90.00%,认为提高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的占90.00%,认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占90.00%,认为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占80.00%,认为课程实用性强的占86.67%。总体来看,学生普遍对改良PBL教学法持肯定的态度。

3.讨论

通过以上结果显示,我们可以明确得出,采用改良PBL教学法能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这两个方面收到不错的效果。其一,在教学结果方面,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得分相比对照组学生的分数,要明显的高,这说明了改良PBL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另外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PBL教学法普遍持支持的态度,而且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查询文献资料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诸项能力。

但是,这里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就是学生不满改良PBL教学法的原因。其中认为开展改良PBL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老师需要能够把整个改良PBL教学的过程,这需要老师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宽广的研究视野,能够发现合适的病例用于学生的课堂讨论,这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这要求学生在课上课下能够认真对待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需要每一个人畅所欲言,所以要求每一个在课下都要好好准备老师提的要求,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综上所述,改良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独角戏的局面,坚决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了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将理论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理论考试等应用效果明显,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毕桂芝,张莹.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8):146-147.

[2]郭军.改良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大班教学中的探索性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8):91-92.

[3]林琳.儿科护理学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与优化建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0):25-27.

[4]贺婷.PBL联合LBL教学法在中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41-142.

[5]周菲.PBL教学法在护理学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71-73.

[6]罗东雷,郭靖涛,段一娜,等.改良PBL教学法在诊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7(30):4308-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