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陈冬平

陈冬平

湘潭市仁和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86例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眼科规范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护理工作,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支出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支出更少,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临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程序化,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性,为白内障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

临床路径是现代医疗发展所衍生出的一种临床健康服务计划,其要求多专业合作,高效、高质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1]。当前,医务界对临床护理路径这种成效管理模式给予很大关注,旨在通过临床路径来设计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顺序合理性与时间性,减少资源浪费,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以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86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40例,女46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51.6±4.2)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病程(5.5±1.7)年。入组对象均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眼科规范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护理工作,方法如下:(1)入院评估。入院后常规开展呼吸、体温、血压和脉搏检查,测定视力水平并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同时做好护理记录。(2)宣教指导。帮助患者熟悉医院和病房环境,指导其正确使用餐板、空调和摇床,妥善放置床单元物品,告知痰盂、便盆和尿壶等用物的放置位置。宣讲医保办理手续、亲友探访规则、查房时间以及贵重物品保管等相关内容。配合科室主任、主管医师以及护士长了解患者情况,同时也帮助患者介绍上述人等。(3)术前准备。术前告知各类检验项目注意事项,帮患者准备好口服药物和滴眼液,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后准备缝线、透明质酸钠等手术用物。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开展心理疏导,介绍手术方式、流程和麻醉的配合要点。(4)手术准备。手术当日叮嘱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沐浴洗头,修剪指甲胡须等,发放标示卡以及手术衣,落实术前医嘱,规范滴眼并冲洗泪道,做好护理记录。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眼痛、切口渗液多少等等[2]。(5)术后帮助患者了解眼部护理要求,告知饮食、活动和休息时的注意事项。强调出院后1周内应保持眼部清洁,不可溅入污水或者肥皂水,不要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术眼疼痛或者视力下降者及时复诊[3]。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皮尔斯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费用支出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支出更少,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临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现代医学体系下衍生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具有高品质、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该模式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达二十余年。临床护理路径要求从每日标准护理出发,为特定的已确诊疾病制订相应的护理服务计划和程序[4]。医护人员结合临床路径表来制订护理工作计划与流程,从入院开始到出院指导一直遵循该模式开展医疗护理服务工作。在临创护理路径下,护理人员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常规护理计划,既能保证患者知情权得到充分满足,又能明确整体护理计划和工作目标,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人员的能动性,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和临床护理水平[5]。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支出更少,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临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充分说明临床护理路径下各项诊疗与护理操作得到规范,医护患三方更好地达成共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确保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程序化,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性,为白内障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郭聪慧,李峰,钱诚等.循证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4,36(3):225-226.

[2]陈丹.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情绪及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8):1697-1698.

[3]李晓莉,胡明,曾进等.护理专案在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65-267.

[4]孙向红,李颜.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615-2616.

[5]荆美美,杜沛.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提高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