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训练质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感知训练质疑

张建霞

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张建霞

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更是促进其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的科学,应用极为广泛,增加思维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保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感知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有理性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只有重视学生获取思维的过程,才能不断地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从教学内容上,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准备题的教学,为获取新知识搭桥、铺路。例如:要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首先让学生回顾两个知识点:即2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知道个位不够减怎么办?十位退1作十再减,为本课学习作铺垫。二是注重弄清算理,运用迁移理解算理。只有弄清算理,才能正确进行计算。三是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如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先出示例题情境图,让学生讨论:(1)题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那么应该先求什么呢?通过讨论,学生们知道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12×3=36(个),然后,再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拿大猴采的个数+小猴采的个数=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对数量关系比较清楚,而且掌握了分析过程的思路。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实际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也是初步训练和运用分析推理的过程。

二、重视言语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思维的自觉性,我注意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述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生“多少”一课时,要求学生从散乱的图形中进行整理,而后比多少,说出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形成多与少的概念,这样做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能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维,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三、重视科学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1、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合理性为基础,以思维的正确性为前提的。为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必须在正确的前提下,逐步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如:在教表内乘法时,做5×68×94×8等开始时需要10秒钟左右,以后的训练要逐步提出可行的速度要求,逐步缩短计算的时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

2、用多种方法解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多向思维为基础,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从一题多解入手,让学生灵活选择信息,灵活选用解题方法,教师可适当的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九时,13-9,就有四种方法,(1)将9分成3和6,拿13-3=10,10-6=4;(2)将13分成10和3,10-9=1,1+3=4;(3)用数数的方法;(4)因为4+9=13,所以13-9=4。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喜欢用哪种就用哪种。一道题采用了多种算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法。思维的方法有正面思考和反面思考;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及多方位观察思考问题等等。如:解答相差数量的应用题时,必须弄清楚已知谁?求谁?解题的思路是: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教学中,训练随时多角度地分析、思考,灵活选用解题方法,就能找到简便的解题思路。

四、重视学生的质疑提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多提问质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是学生不敢质疑提问,不会质疑提问怎么办?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敢于疑问,若有出现质疑提问的好苗头,要善于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提问,并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提问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质疑提问的积极性。然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主义引导学生的质疑提问尽量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关。教学中,我们首先引导学生质疑提问的主要内容,如课本中的“想一想”带问号的、方框内的概念和解题方法等。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提问的一般方法,如教学有关概念时,可以提问概念怎么表述的,它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关键词是哪几个?能否删除、增加或改动某一个词或字?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教解题方法时,可以提问解题的依据是什么?解题的方法是否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等。由于重视学生质疑提问的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步地提高,从而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总之,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是机械复杂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功夫下在课堂,不仅要因材施教,也要着眼于整体的发展,加强双基训练,发展智力,提升能力,培养未来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