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 2

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汤晓辉刘华容

湖南省邵阳县人民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示干预前后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间的应对方式相关指标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舒适护理;高血压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多发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发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相关文献表明[2],高血压是引起再卒中的高危因素,疾病特点在于发病急和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多数患者未达医院治疗即在院内转运期间发生高死亡率。研究发现,如果可以在患者恢复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故而,本研究通过对收治的高血压高储蓄额患者除了实施针对性的西医治疗外,亦加以实施了个性化舒适护理,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影像学头颅MRI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将之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6.18±2.42)岁,对照组包括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7.14±2.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具体为:(1)舒适度评估:由有一定经验的责任护士成立舒适护理小组,评估治疗心理、生理、精神、社会等需求,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舒适护理服务方案;(2)生理舒适护理: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每天进行2-3次口腔护理,防止发生口腔感染。另外,根据患者的生理耐受程度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并为患者配合肌肉按摩与关节活动等。(3)心理舒适护理:采用语言,或者眼神、表情以及适当的触摸等非语言性的表达方式来传递对患者的理解和安慰;做好患者家属和朋友的思想工作,让其能够经常探望患者,多引导并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经常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并采取图文宣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缓解内心的不安。(4)优化睡眠:夜间进出病房时保持“四轻”,用5w灯照明,保持光线柔和。还应做好晚间护理,用热水泡脚,取舒适的卧位姿势。夜间护理时间尽量集中,避免影响睡眠。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应对方式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定量数据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等应对方式相关指标评分方面明显更优(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比较

3.讨论

近年来,脑出血已成为脑血管疾病中致死与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3],该疾病的发病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风心病等一些因素有关。临床中认为,高血压脑出血之于老年患者,其极有可能对老年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此外,疾病本身对患者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其会产生心率加速和血压升高等生理应激反应,还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舒适护理是使患者达到最优的生理、心理、环境和精神的统一,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心理配合治疗,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该方法不仅注重每个患者的不同个性特征发展,且注重护理方法的科学综合评定。我院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避免整个救治患者的工作流程中出现盲目性。首先对患者入院时进行舒适度的评估,满足了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以及手术方法各异等患者对舒适度的需求,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接受手术治疗;其次注重患者生理功能的舒适感,加强患者的康复锻炼,通过术后按摩以及早期活动等促使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尽早得到恢复。此外,还强调了患者心理舒适度的重要性,通过引导、支持及认知行为干预等,促进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应对方式相关指标更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个性化舒适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起正确的认知,促进患者的负性生活事件的正确评估,避免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以更具合理化的方式接受治疗。

综上,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良应对方式,且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仁荣,叶李萍.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91-93.

[2]庄玉群,孙玲玲,逄淑秀,等.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4(z2).

[3]万丽萍.护理干预对尼莫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2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