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动式教学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谈互动式教学应用在语文教学中

王梅

王梅(雷波县帕哈乡中心校四川雷波616550)

【摘要】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实施素质育,使其逐渐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充分体现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实现师生角色改变,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条件,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应用;教学中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了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构建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学习的美妙,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师生双方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加专心致志地学习,从而学会运用知识的教学方式,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师生互动。这种互动式教学应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此观点供参考。

1.通过互动式教学,渗透教学机制

互动式课堂教学包括:①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②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人参与的“互动”,作为互动节点中的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重组者,生成者;教学中需要对师生多元互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判断、选择、利用和重组,使课堂教学向纵深推进,促进教学动态生成。如:教学“小鹰学飞”时,师创设鹰妈妈带着一群小鹰学飞互动对话的情景,鹰妈妈在前面一边领飞,一边深情地呼唤:小鹰,小鹰,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鹰一边跟着妈妈学飞,一边高兴地回答:妈妈,我正飞到大树的上面,已经会飞啦!鹰妈妈摇了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又跟着妈妈飞,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得喊了起来:真的会飞啦!鹰妈妈又摇了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妈妈拼命向上飞。鹰妈妈又深情地呼唤:小鹰,小鹰,你飞到了哪里?小鹰说:妈妈,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白云在身边飘过;小鹰急躁地喘着气说:妈妈!现在总算会飞了吧!鹰妈妈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抬头一看,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在鹰妈妈的指引下,小鹰在蓝蓝的苍穹中,飞呀,飞……评析;整个互动、对话,充满着师生、学生情感与心灵的碰撞,在课堂情景,生活体验的内心碰撞中,学生向小鹰学飞的内在需求得到激发,也在碰撞中让学生逐步感悟到:小鹰学飞是无止境的,我们对生活的本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没有穷尽的!学习永远不能画句号;师就是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心与心进行碰撞,激发互动对话欲望和激情,使学生心灵与肉体得到交融,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2.互动式教学中要挖掘美,进行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重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想象,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师通过美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美、挖掘美,产生美的感受,提高学习兴趣。美感教育可通过图画、音乐、戏剧等直观展现或师语言描述来寻找书中的美。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准备音乐《爱的奉献》和《二泉映月》。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中为学生朗诵一首诗,优美的音乐和语言,让学生心中充满感动,并激起学习兴趣,当大家还在乐声中回想时,进入课题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学生眼中充满同情,让学生在《二泉映月》忧伤的乐声中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对课文意境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点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心中还充满对小女孩的同情,在日记中写下“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爱心得到发挥,情感得到陶冶,也达到美感教育目的。

3.互动式教学中营造开放式教学氛围

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发表意见。师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引导积极主动探究,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要允许学生有自己想法和看法,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如:教学“五月端阳”中的情节: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江边,怀抱一块石头,长叹一声:“永别了……祖国!”一纵身跳入江中。这里的“长叹一声”是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句子,于是师:屈原为什么长叹?生1:叹国家破碎,江山易主;生2:叹楚王昏庸无道,听信谗言;生3:叹百姓背井离乡,受尽苦难;生4:叹自己报国无门,救国无路……。评析:学生的这些回答都是合理的,应该值得肯定。互动的教学氛围使思维从单一求同达到了变通,从变通中又开拓了新意,多元化、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4.互动式教学活动中,体现生为主体,师为主导

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多样化,根据不同心理辅导内容和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等;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领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如:项羽和刘邦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学生中亦然,因而在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时,组织了一场辩论赛,以“孰为英雄”为主题,各抒己见,只要能自圆其说,不拘泥历史上的定论。并提醒参考“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尽量全面了解这两位人物,进而准确地分析。上课时自动分成两组,按照一般辩论形式有辩方阐明观点,自由论辩时,其他均可自由发言,最后各组分别推荐总结自己观点板书,在此过程中,师在适当时候加以点拨,起到“导”的作用。评析;根据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道出分析人物性格的一般方法,既满足急于表现的愿望,又训练抽象和概括能力,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5.互动式教学中反思评价,提升学习效益

学生具备能学好知识的潜能。在自学实践中进行反思评价,这样可给学生的创造心理带来安全感,消除怕受批评的心理和紧张情绪,以使能轻松的活动,更好地培养创新精神。如:教学“落花生”时,出示辩题:现代社会,你愿意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愿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生1:做既要讲体面,又要讲对社会有用的人,爱美之心,谁没有呢?生2:美丑、有用和无用不可兼得时是不好说。生3:愿做有用之人,因为有本事了,就不会饿着,无论哪里都能生存。评析:学生们到底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继续思考,也可请教家人,还可采访他人。做人很有学问,是值得一辈子去思考的大问题!

6.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课堂延伸到社会

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课本,更多来源于学生生活。课堂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时,可引导到课外去,到大自然中,让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体验全新的感受。如:教学表达“小小创意广告牌”时,在学生了解怎样写广告牌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欣赏大花坛里百花的娇艳,观赏小树的勃勃生机,体会小草的柔软美丽,及时引导,学校正因为有了这些美丽的景色,才更漂亮,所以要爱护学校,保护环境。师:现在学校在征集广告语,请给花草树木设计广告语吧。学生们写出:我还没长大,请不要伤害我。脚步轻轻,足下留情等很有创意和价值的广告语。师给予表扬,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异常兴奋又给学校的走廊、楼梯设计起广告语。评析:这节课的目的在玩中达到了,师生都感到很轻松,教学不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和应用。

总之,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使其逐渐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做人……,体现语文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师生关系上,实现师生角色的改变,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条件;个性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