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张雅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张雅坤

张雅坤

身份证号:13063019870508xxxx

摘要: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需要综合各地的气候,地形,政策等因素,对公共设施和建筑进行完善。特别是有效利用水资源这方面,充分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对现有的给排水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设计,使得城市的给排水设计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的发展基础是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的依据,这就需要统筹分析各项影响因素,从而有效的确定系统建设的可操性以及要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将雨洪的利用率提高,减少内涝问题出现频率,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1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

在学术上,海绵城市指的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通过净化、渗透以及聚集的作用,将地表给水最大程度的降低,在相对比较干旱的季节,利用补充水资源进行水循环调节的一种新型城建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当中定义海绵城市为像海绵一样,在降雨时节具有防水、渗水、储水以及吸水等相关的功能,从而对于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影响进行良好弹性来适应。

2海绵城市理念的优势

2.1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水资源缺乏是各大城市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雨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合理储存和利用。如果将雨水资源进行合理储存和利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城市水资源缺失问题[1],这一问题便是海绵城市理念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做法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对可利用的雨水资源进行及时回收处理。按照生活、工业建设、工厂生产等不同需求改善水质,做到及时处理和储存。在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也减少了雨水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总之,海绵城市理念使水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不仅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紧张问题,也有效预防了极端天气下雨水给城市带来的安全隐患。

2.2增强了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过去几年,相继有各种类型城市在极端天气中出现了应急处理不当问题,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这给城市发展造成恶劣影响。为此,海绵城市理念应用更加广泛,实践也更加深入。有关部门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支持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设计并且建设了科学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设施,此系统更加完善、更加适应现代城市规模需求,能够充分地将防水、排水、蓄水,以及水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紧密衔接,有机的结合应用,做到环环相扣,避免因遭遇短时间的局部强降雨而发生险情。完善和科学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解决了因地面径流速度汇集过快,雨水流量过大而出现的积水问题和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和减轻了城市的内涝灾害发生次数[2]。

3我国海绵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驱动不透水层的区域面积越来越大,因此,在应用大量不透水路面的前提下,雨水不能及时下渗,直接产生径流。遭遇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就不能有效排出,会产生洪涝灾害。另外,因为无法及时排出降水,收到污染的雨水汇入河流,会产生更大的危害。同时,利用不透水的地面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大量降雨,并未充分利用雨水,降低了再利用率。在这个阶段,中国是一个相对缺乏水资源,基于排水的排水方法不再令人满意。

3.1没有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雨水的自然规律是大部分会渗入水底,只会损失一小部分,其大部分是用来渗入地下补充城市地下水,这样从城市给排水的角度保证城市人民生活能够正常运作,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城市道路已经被沥青所替代,在发展经济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之带来的是80%以上的降水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对城市的给排水工作带来了非常严峻的考验,体现在城市地下水无法及时补充,使可用水资源相对减少。由此可见,交通运输的发展虽然可以带来城市建设的繁荣,但会对给排水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直接提现是城市的给排水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来看,供排水管网系统已经过时,迫切需要更新。否则,社会的发展需求就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3.2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给排水系统的相应设施建设仍然不完善。例如,现有的供水管道相对较旧,更新工作尚未完成。更新系统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的操作。实际矛盾是相关专业人才仍然不足,显然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现有供水管道存在诸多不足,如长度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地下空间被大量使用,工业污染和人类浪费,这将加剧水资源的短缺,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3.3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

近年来,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是各个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即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又使环境问题变得突出。城市热岛效应也是温室效应的产物之一,对居民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近来极端天气如台风、地震不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居住问题。通常情况下,城市的排水系统难以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某一点的排水系统发生事故,其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4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有效应用

4.1海绵城市中“净”的理念应用

第一,降雨落在城市路面会带走路面的灰尘与垃圾(尤其是初期雨水的SS可达600~1000mg/L),若不经杂质截留处理直接排至水体会带来巨大的面源污染,地面雨水建议设置环保雨水口对雨水过滤后再排放,建筑天面雨水建议采用绿化屋面。

4.2海绵城市中“渗”的理念应用

尽可能在停车场以及公园道路等地面上铺装透水混凝土,有效加强雨水的渗透量,降低地表的径流系数,减少路面积水与内涝现象。

4.3海绵城市中“滞”的理念应用

第一,雨水花园的设计。雨水花园中不仅要有细石块对雨水流速进行控制,还要有耐湿能力较好的植物最区域进行划分,防止雨水在冲刷植物之后发生流失的情况。第二,生态滞留区的设计。该设计可以通过种植草沟进行,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个雨水塘的方法进行。注意种植草沟只适合在公园或者是居住等区域内。

4.4海绵城市中“蓄”的理念应用

第一,蓄水模块的设计。蓄水模块(PP模块)是一种新技术的产物,它可以在有效空间内达到良好的蓄水能力,并将蓄水再做回用。第二,地下蓄水池的设计。在进行雨水的收集时,设计的地下蓄水池主要有沉沙井、进出水管、池体、高低位通气帽、溢流管几个部分组成。当绿化植物选择的为灌木之类的植物时,通常选用粒径在25mm以上的轻质多孔粗骨料进行搭配,并将蓄水层的深度设置为60mm以上;当绿化植物选择的为藤本植物的时候,通常选用粒径在15~20mm的陶粒进行搭配,并将蓄水层的深度设置为80mm以上。

4.5海绵城市中“排”的理念应用

雨水排放应结合各海绵城市设施的高程后做一个全面的竖向流程规划。尤其对于下凹式绿地,下渗井,雨水回用系统的排出口等节点的高程一般较低,排出市政雨水井或自然水体时应复核高程,务必做好衔接措施。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市政工程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而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主要趋势,而在城市建设当中,市政道路给排水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海绵城市里面之下,做好城市给排水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梅.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164-165.

[2]孙喆.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7(16):27-28.

[3]张峰.海绵城市给排水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0):79-80.

[4]吴绍军.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概念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7):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