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成功的音乐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如何创建成功的音乐课堂

曾玲玲

曾玲玲河北省魏县实验学校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正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音乐教师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也是音乐教师应该毕生研究的课题。

一、准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预期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在教育方向上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所确立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能改变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专业化倾向,改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误区,改变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而且能从根本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教材所选的基本内容大多是中外音乐(经典)现代作品,任课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对课程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挖掘和重新整合,如教学内容“感受与鉴赏”部分,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学习音乐表现要素制定的标准是:“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过程中,了解并评价其音乐表现作用。”因此,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只要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是可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对各类出版社编写出版的音乐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挖掘本土教材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时代特色。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文化,注意知识的扩充和延伸,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实践能力。

三、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1、教学过程合理,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反思有效。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般从“课”的导入开始(这里应包括课前的准备),经过课的展开和课的高潮,直至课的结尾。设计一节音乐课犹如写一篇文章,应该选材得当、由浅人深;引人人胜、高潮突出、一气呵成、令人回味。特别是课的导人,对一节音乐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课的导人的重要性。音乐课的导入一般有:语言导人、歌唱导人、律动导人、音乐导入、视听导人等等。不管用什么方法导人,其目的都是为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欲望,并且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课的导人不仅要力求自然、实在、循循善诱、由浅入深,而且应体现音乐课的特点——审美和创造美。在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地给全体学生创设一个非常优美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创举,也是音乐学科向前发展的需要。用创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不应是教师的刻意安排,应该是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环节。如:学生已经认识到节奏来源于生活,感受了多种节奏,认识到了节奏在表现音乐的风格内容情感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那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为生活中的语句(如:“喂,等一等”“上课了,上课了,快进教室”)设计节奏人手,再加大难度,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的语句配上节奏。在当代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创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节课的高潮所在,同时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3、音乐课结尾要有特色,首尾呼应。如:“光辉的历程”一课,在学生演唱《当兵的人》的歌声中开始,紧扣该课主题。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来结束本课,让学生感受步伐节奏,认识进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最后全体学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音乐声中和着音乐的节奏踏步走出教室,气氛热烈,令人回味。

4、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管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伙伴,学生应该随着教师的引领在思考和活动。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收集音乐信息,分析认识节奏的不同种类特点和作用——用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再如:恰到好处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这些教学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民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和时代性,对提高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起了很好的作用。

5、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要具有比较明显的音乐学科特点和展示任课教师的个性特征及教学能力。任课教师应将音乐专业基本功较好地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声乐演唱、乐器演奏、基本乐理、作品分析、合唱指挥等这些音乐学科中的专业基本功,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专职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都应该基本具备,而且应该比较好的掌握和运用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这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立身之本。但这些专业基本功主要不是用于音乐表演,而是应该主要用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这既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与音乐表演团体专业演员的根本区别,也是音乐学科的特点之一。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这些专业基本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演绎,并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演绎,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的。因此,音乐课必须是由音乐教师来担任,而不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音乐课必须就是音乐课,而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课、语文课或者是变成主题班会。教学中,任课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流畅自如的伴奏、准确无误的讲解、自然端庄的表情、简练醒目的板书、巧妙合理的问答,都是充分展示任课教师的个性特征及教学能力的手段和方法。

在推行新课程的今天,音乐课堂教学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综合练习,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但是,有的课堂教学走人了完全淡化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技能训练的误区。我们的理解是:音乐课要体现其特点和价值,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是必须要的。只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难度并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有机地融人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音乐教学活动为载体,保持音乐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

三尺讲台是工作岗位,课堂教学是基本职责。如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映时代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和体现中小学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目的,使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真正成为其他学科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工作,使中小学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课,充分体现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