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中的绿色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中的绿色理念

刘相法

刘相法(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绿色施工”不再只是传统施工过程所要求的质量优良、安全保障、施工文明、CI形象等,也不再是被动地去适应传统施工技术的要求,而是要从生产的全过程出发,去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理念

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可以认为: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组织管理角度的绿色施工技术研究、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

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实施管理:(1)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的管理和监督。(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的绿色施工意识。

4.评价管理:(1)对照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1)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长期的职业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管理,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绿色施工还要从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研究:

1.噪声与振动的控制:(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l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2.光污染控制:(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水污染控制:(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3)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4)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立方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5)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4.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及协助做好工作。(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董继斌绿色GDP与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经济问题,2005(1):1-4。

[2]朱燕牛志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后评价研究.建筑经济,2006(1):5-10。

[3]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05(7):126-129。

[4]李美云范参良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工程建设,2008(01):56~60。

[5]刘克成绿色建筑体系及其研究.新建筑,1997(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