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3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姚志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教务处,江苏南京2111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开拓创新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而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就是创新。传统的以“制度”为本位,以“管理”为本位,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的“整齐划一性”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家长、教育职能部门、媒体等方面的高度关注,媒体和家长加紧了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出“声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压力进一步“加码”。消除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这种单一培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一方面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千人一面”。传统的“专人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突出表现为学生知识面较窄,在理论知识层面表现出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在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差,实际动手能力差、团结协作观薄弱,不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教育理念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学习已有的工业文明成果,注重对知识的传授,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忽视了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亟待创新[1]。如教学模式有待打破统一框架;教学方式有待改变灌输模式;在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方面,学校停留在“一刀切”的量化评价阶段,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操作能力。

3.专业设置与学分制缺乏柔性

在专业设置上,部分学校急于“求大求全”,对一些专业的设置和建设缺乏分析、调查和研究,出现了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体现。无论是学年制,还是学年学分制,从教与学的主动权来看,主动权还在教师、在学校身上,学生必须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统一的课程,按统一的年限修完学业。

4.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传统教育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主导”作用被放大,学生主体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早已习惯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丢笔记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式。学生所要求掌握的都是“结论”,唯书、唯师、唯上,思想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和禁锢,久而久之学生会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陷入理论与知识脱节的泥潭。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可称为人才“知识结构”的合理配置环节,可谓“静态环节”,在这一环节应包括课程设置、专业结构及知识结构合理的比例搭配;第二个环节是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环节”,可谓“动态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指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制度的建立,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即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系统。

1.知识结构构建环节

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贯彻以下两个思路:一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努力做到把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以及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二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为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治、外语、计算机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结构比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结构比例;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知识结构比例;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

2.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合理、科学地配置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只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管理,切切实实地把人才培养方案付诸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同时,还要接受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的评价并适时进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1)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应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基础教育分层次、专业教育分模块、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要求,形成以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学校按一级学科招生,并在一级学科中设计若干专业模块,提供给学生在二、三年级时选择,以这种模式招收的学生,入学后一至两年内,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基础课的学习,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模块,进入相应专业学习。由于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学生在一级学科内的基础学习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选择专业模块,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成其个体素质的塑造,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2]。

宽口径招生和培养模式的着眼点也在于学生日后的就业。如今的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学生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很可能到他四年后毕业时已变成冷门了,将专业选择的时间推后一至两年,可以使学生所学的专业与社会的需求更加贴近一些,在一定程度避免一些“冷门”专业在就业上的难度[3]。可实施1+3、2+2、3+1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实现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年级跨学科专业的复合,进一步拓宽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2)贯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方针

学校应坚持因材施教,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进行分层次培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分级教学,不同起点层次学生进入不同层次班级学习,加大高起点学生课程内容的深入及广度;可开设强化班,选拔5%左右的优秀学生进校后通过考试进入强化班学习,为强化班的学生聘请优秀师资、组织小班教学、强化课内理论基础、强化课外自学要求、引入滚动竞争机制、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质。

(3)推进各种形式的联合培养

可考虑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并与其中的著名高校联合培养优秀学生。例如,选派优秀生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香港等地学习本科专业或攻读硕士学位。考虑制订地区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优秀生跨校选择学习、拓展学习经历提供新的途径。同时,积极拓展产学联合培养模式,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4)教学环节改革

①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

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其《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面向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来给学生传授“道”已远远不够了,教师的作用应由“授业”向“授渔”转化、由“解惑”向“引惑”转化[4]。在无惑时引惑,在有惑时一道探惑、释惑,促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行动。通过师生间教学互动,可以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人生经验、科学思维方法、创新人格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更有目的、更自觉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大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敏感性。

②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主力量和身心潜能来吸收和把握已有文化知识,探索某些未知问题。要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方面,宜采取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应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上来,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多向思考、科学想像等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在自主研学方面,研讨课内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实践;课外建立专项活动基金,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研学。

5.强化实践教学

(1)科学设置实验实习课。实验课对检验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设计性、综合性试验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重视最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毕业设计。

(2)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首先,要健全学生课外科技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大对这类社团的指导力度,通过科协骨干来带动全校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其次,组织校园学术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展科学研究、并以成果的方式参加校内外不同层次的竞赛;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进行学校资助的课题研究,使他们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

(3)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利用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实践教学。积极开设基于学科综合的实验研讨课,将传统的以课内实验为主过渡到以专题实验为主,使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要逐步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5]。

6.努力实践文化育人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先进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和进取的文化环境,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但是完善个人人格的需要,也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发展个性教育,才能形成一种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在当前要改变大一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多元人才观,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都应注重个性和个体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使每个学生的个人天赋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要重视大学精神的塑造和提升,充分挖掘校园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文化氛围建设,邀请知名教授、国家名师来校讲学,鼓励、支持学生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追求卓越、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林泽炎、刘理辉、韩永宏.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现状与对策建议.国研报告

[2]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2009.2

[3]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2009.2

[4]夏鲁惠.创新人才培养要把握的几个关系.光明日报.2009.2.18

[5]龚花萍.教育“以人为本”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