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英语语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3

培养高中生英语语感

孙纪坤

孙纪坤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基础知识有效地转化成为言语技能,并且发展成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感;整体阅读;语感培养

作者简介:孙纪坤,任教于浙江省慈溪中学。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语感则是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基础。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其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

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

良好的语感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得充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增强英语交际能力,而且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高考应试能力,并促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何谓语感

广义地说,语感就是主体对言语的感受,是对语言文字或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在内的一种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因为,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一切文字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语文文字的前提,是沟通知识的“桥梁”和“窗口”。缺乏最基本的语感能力,语言文字只能是一汪没有涟漪的死水,学生的心海也就无法掀起感情的波涛。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语感一般表现为对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快速的领悟性以及敏捷思维的直觉性。

二、培养语感

语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沉淀,众多信息知识的储备。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寓语感教学于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创设情景,通过听、说、读、背等多种实践活动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感情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感触的语言习惯、一种敏锐的语言直觉。当学生接触到新的语言文字时,刹那间就能直觉地判断正误、是非,达到准确而全面地理解语言文字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1.在听中感知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实践性和交际性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学习英语就是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得体的英语授课,包括问候、指示、解释练习、纠正错误、表扬等,还要用英语简单解释某些语法结构和某些词汇,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感知英语的次数,使课堂英语气氛更加浓厚,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语感。师生间、学生间也尽可能用英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错也不要紧。语法也应尽可能的放在一定情境中来教,让学生看到、听到新语法点在一定情境中的使用。长此以往,学生会把所学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语感就会日益增强。

其次,要结合教材充分利用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或合理使用幻灯、投影、计算机等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让他们多看、多听,感受、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使英语教学过程变得逼真、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趣盎然。如在课堂上播放原版标准英语磁带,也可播放英语VCD或者用英语录制的故事、童话,让学生直接接触地道的英语语音,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多听、多感受、多模仿,使学生充分感知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和节奏语气等,建立声音图式记忆,从而形成英语语感的第一性感觉。

需注意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多练,高效而大量地组织各种有意义的听说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

2.在说中体验语感

听是输入,说是输出。听是对语感的感知,说就是对语感的直觉体验,能使学生对语感的认知从理论走向实践。因此,培养语感离不开大量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我们往往缺乏自然的英语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多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时刻沉浸在英语海洋中。

首先,教师要尽量用纯正地道的英语授课,或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从而迅速提高语感。教师在课堂上要设计和组织各种听说活动,用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创造条件让学生听英语、说英语,彼此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其次,教师要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边活动,实现师生和生生的多边互动,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提高口语能力。网络、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能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情景化的直观教学。特别是多媒体组合,综合运用文字、影像、声音等现代科学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俱全,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出更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能使学生在较为真实自然的情景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自己的交际视野,从而更大程度的增强英语语感能力。

第三,要学好一门外语,光靠课堂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英语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英语角”活动,内容可以有自由对话、趣味游戏、英语讲座、英语聚会、观看英语原声电影等等,都是优化英语学习环境的有效措施,使学生接触地道英语,增强语感。

3.在读中品味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语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吸收信息或利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出价值判断,提高深层理解和评价文章的能力,同时获得交际能力,这也是语感训练的目的之所在。

(1)课文的整体阅读

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一遍一遍地感知,逐层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通过不同层次的感悟性阅读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思维的语感能力。老师要鼓励学生或学生在一起通过教材所涉及到的阅读策略知识和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比较,深化与巩固语感技能为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和转化奠定基础。

在阅读中可分四步走:略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仔细阅读全文;听读课文;复述课文。通过这四个步骤,使整篇课文不断在头脑中复现,从而使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除了教材,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英文报纸、网络、文学作品等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平时让学生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尤其是有关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英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政治及风俗习惯等,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一些学生之所以语感差,就是因为阅读面狭窄,英语背景知识少。

《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因此我们不单要进行语言教学,还要重视文化教学,扫除英语交际中的障碍。

4.在写中深化语感

英语的写作是对听、说、读能力最好的反馈。如果说多听、多说、多读有助于语感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多写作有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使之由潜意识形成意识,即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因此要学好英语、用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进行英语的写作。

在指导学生的写作中,可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运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力求表达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过渡词语和逻辑关联用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有纯正语言味道、有美感。

同时,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时,可采取互改和自改的方式,教会学生凭借语感修改习作,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写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写日记、写作文、改写课文、写演讲稿、写诗等。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者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只有有了深厚的语言功底,深刻的语言感悟,才有可能下笔如有神。

总而言之,语感在外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并能灵活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要把握语感,只有听说读写融会贯通,抓住英语学习的关键,那么英语教学的最终任务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学[J].语文学习,1992(10).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中学

邮政编码:430073

ReflectiononCultivationofSeniorHighSchoolStudents’EnglishLanguageSense

SUNJikuan

Abstract:SeniorhighschoolEnglishteachingsyllabusdefinitelypointsout“cultivatingstudents’Englishcommunicativeability.”Therefore,inEnglishclassroomteaching,teachersshouldtrytheirbesttoeffectivelytransferbasicknowledgeintolanguageskillsanddevelopstudents’Englishcommunicativeability.

Keywords:Englishlanguagesense;globalreading;languagesense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