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术后躁动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术后躁动的临床价值

卞新荣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江苏徐州221005)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术后躁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插管前对气管导管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处理,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躁动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全麻手术后患者的躁动,效果较为满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和使用。

【关键词】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气管插管;躁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49-01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通过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抑制,来消除手术时中的不适,但在术后患者往往会有躁动症状发生,主要是由于麻醉效果的褪去而使得疼痛和气管导管刺激更为明显,导致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呛咳等并发症,实际表现为患者的躁动[1]。近年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已有研究表明[2],麻醉诱导插管前对气管导管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处理可明显缓解患者吸痰及拔管时的心率、血压波动,抑制患者的躁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在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术后躁动的临床应用价值,拟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40例择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不限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1±7.8)岁;体重50~68kg,平均体重(59.5±8.6)kg;男女不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2.8±7.2)岁;体重52~68kg,平均体重(58.9±7.6)kg,ASA分级,Ⅰ级13例,Ⅱ级7例;试验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3±7.5)岁;体重50~67kg,平均体重(59.8±8.0)kg,ASA分级,Ⅰ级11例,Ⅱ级9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和神经精神病史。两组所有患者了解本研究目的、过程及潜在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在气管插管前,试验组将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在导管前三分之二部分均匀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量约2g。对照组无特殊处理。静脉麻醉诱导依次用药为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4ug/kg、阿曲库铵0.5mg/kg、依托咪酯0.3mg/kg,肌松后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10mL/kg,频率12次/min,保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术中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100~200ug/(kg•min)、瑞芬太尼0.05~O.3ug/(kg•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10min停麻醉药。

1.3评价标准参照患者躁动程度评级标准[3]评定,0级:安静合作;1级:吸痰导管等刺激时肢体有躁动,用语言安慰解释后可改善;2级:无刺激时即有肢体挣扎,具有反抗表现,但不需医护人员制动;3级:强烈挣扎,需要多人制动或辅助用药。躁动发生率=躁动患者例数/各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的试验组躁动发生2例,躁动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例(35.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复方制剂,每1g乳膏含25mg利多卡因、25mg丙胺卡因,其具有皮肤和粘膜的表面麻醉作用。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由于导管前端涂抹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对咽喉部位进行充分的麻醉,能有效的减轻咽喉反应。两种药物均为酰胺类局麻药,其中利多卡因穿透力较强,具有起效快,血管扩张不显著的特点,而丙胺卡因相较于利多卡因起效较慢,但麻醉效果持续时间长,两者配合使用充分取长补短,在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长两方面均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应[4]。

由本文研究可知,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的试验组躁动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表面黏膜麻醉是有效,安全的,对术后患者的躁动起到预防作用,避免了对于手术全麻所带来的风险和麻烦,从而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83.

[2]何忠承,吕文慧,张奕文.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病人术后躁动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4):95-96.

[3]陶明哲,李少君,白智萍等.曲马多抑制全麻恢复期躁动反应及其量效和时效应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3):299.

[4]吴耀斌,叶凤卿,张忠勤.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清醒期对气管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