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决算审计风险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工程决算审计风险防范

卢丽亚

石家庄市供热管理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工程项目决算审计除需要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相关财务收支、建设资金投入运用情况、以及建设项目效益水平等内容进行审计以外,还应当关注工程决算造价的审计。由此可见,工程合同在工程决算审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工程决算审计行为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审计工作开展中存在大量的风险因素,若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对工程项目决算质量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何准确识别工程决算审计风险,对风险要素进行有效回避,已成为各方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工程决算;审计风险;回避风险

1工程决算审计重要性分析

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是承包商与业主方为完成约定工程项目施工内容而对双方权利与义务进行约定的书面证明。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进度、投资以及质量效益水平,为竣工决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于支持,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工程决算审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见图1)。既往工程实践经验中表明,施工合同中相关条款所涉及内容若不够严谨与规范或存在歧义,合同在执行中极易发生争执,产生不良影响。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双方需要共同参与工程决算审核作业。在工程决算审计行为中不难发现,一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缺乏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施工合同存在先天性缺陷,对具体条款与内容的约定不够充分与全面,进而导致合同在执行中约束力受到不良影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工程项目决算实践中,必须通过以施工合同为主体的审计作业,及时发现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与缺陷,以提高工程安全性水平。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如下图所示(见图2)。

2工程决算审计风险的成因

2.1内在的行为风险

行为风险指的是由于行为本身所产生的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偏差而导致的风险。工程审计相比较财务审计来说,具有独特性,其主要表现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造价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工程在进行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建设单位追求的是其成本的降低,施工企业追求的是其利润的增加,两者之间本身存在矛盾,而其矛盾的焦点则是其风险无法规避的重要节点。

2.2惯性思维的影响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于审计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财务上的审计,其对于工程决算审计则认识不足。因此,当前对于工程决算审计也往往停留在财务审计的阶段。加上对于工程审计人员的配备相对较少,这让工程决算的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深入的、细致的开展,其审计的时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当前工程建设中很多设计等工作也会因为场地或者现实情况的存在而变更,这就给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其风险自然予以加大。

2.3决算审计的滞后性

现阶段,工程审计往往是在工程竣工之后才开始的,也就是说目前的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其并没有贯穿工程的整个过程。对于事前风险的预防,以及事中风险的存在难以有效管控。工程在进行签证过程中,其真实性也无法得到证实,其滞后性让其风险的存在无法避免。

2.4工程量的不确定性导致风险的存在

目前来说,很多工程量在材料价格和零星工程量上无法确定,虽然其材料的价格可以在当地的工商部门予以确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其价格和相关的信息与工商部门的查询有一定差距。加上一些工程在选用材料的时候,因为规格、新型材料等原因而让价格的查询增加了难度,这也让工程决算在进行审计的时候发生了偏差,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因此产生的纠纷也随之日益增多起来。

3工程决算审计风险回避途径

3.1合理确定可接受最低赢利范围

工程决算审计作业开展中必须综合考虑投标施工企业的成本,在此基础之上约定一定范围的浮动,以确保施工企业最低赢利标准。一旦企业无法实现可接受最低赢利范围,可能诱发经济风险,对工程项目而言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审计工作的关键是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因此,工程决算审计必须保证参与主体最低赢利范围的可靠性。针对施工方所提出的各种让利条件必须进行准确审核,以起到严格控制履约风险的目的。特别是针对一些招标文件中注明施工方需垫付资金进行施工的情况,应当在工程施工合同中加以明确约定,建议通过引入担保条款或加入银行履约保函的方式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对于建设方而言,上述行为属于霸王条款,应当在实践中加以杜绝。

3.2通过工程保险对合同风险进行转移

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在施工合同中增加索赔条款的方式减少实际施工中施工方主管疏忽或其他人为因素对建设单位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起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但索赔条款的设置仅能够对部分可避免损失进行控制,对不可抗力所致损失无法起到满意效果。如某地铁工程隧道紧急通道施工时,冷冻土层融化,上部地面出现裂缝,并发展为沉陷。该工程由xx公司投资建设,xx公司总承包。其中隧道旁通道工程建安险由xx保险公司联合承保,总保额为25.35亿元,附加第三责任险最高额为1000万元,保险期限为施工期。该问题出现后,对于受损第三人申报的损失,保险联合体派出理赔小组核实,与受损企业、受损居民达成定损协议,最终由保险各方签订赔付协议,按照第三责任险最高额1000万元进行赔付,使总包人和分包人的意外事故风险有效转移给了保险公司,避免了工程建设方的经济损失。

3.3加强学习,提高人员全面素质

3.3.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必须有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在建筑领域,施工单位绝大部分是私有业主,他们想方设法钻政策和法规的空子,追求利益最大化,千方百计地拉拢腐化项目管理人员、监理及设计人员。这些现象的存在,应该增强审计人员的免疫功能,要求审计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用铁的纪律打造审计铁军。

3.3.2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提高履行审计职责的能力

工程审计人员除具备政治素质外,还应该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一方面要全面掌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工程软件、合同法、招投标法等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实际动手能力、洞察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字书写能力。

3.3.3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提高综合执法的能力

进行工程决算审计,光懂得工程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懂得财务审计专业知识。一个完整的工程决算项目,在财务方面是由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管理等环节组成;在工程方面是由项目立项、招投标、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组成。要全面提高工程决算项目的审计质量,工程审计人员必须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提高综合执法的能力。

结语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针对重点工程项目所投入的建设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与提升,进而导致工程决算所面临的审计风险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水平,实现对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已成为工程项目相关审计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即重点就工程决算审计风险相关因素进行阐释,并就回避风险的具体途径进行研究,望引起各方重视。

参考文献

[1]薛茜.浅谈工程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5,01:148-149.

[2]荣文强.工程造价审计中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