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孙红梅

孙红梅(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和康复训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掌握复训的有效措施,是该病的成功救治的关键。

【关键词】骨肉瘤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19-01

高度恶性骨肉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有微小转移灶的存在,应用胸部CT和全身骨扫描等方法,可以发现大约有10%~20%的初诊患者存在明确的转移灶,这类患者根据肌肉骨骼系统肿瘤协会的分期标准(MSTS)归为Ⅲ期骨肉瘤,肺转移最为常见,其次是骨,更为少见的部位包括其他~些内脏器官,如胸膜、心包、肾、肾上腺、淋巴结和脑,转移造成的死亡多为肺部病灶控制的失败,如肺内的广泛转移、气胸或腔静脉阻塞等。对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18例该病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在9岁~66岁之间,平均年龄23.7岁。其中胫骨下端骨肉瘤患者3例,胫骨上端骨肉瘤5例,股骨上端骨肉瘤6例,肱骨上端骨肉瘤4例。患者主要表现出疼痛,可以在休息时或夜间存在,并且与活动无火。常常没有全身性的症状。最重要的体检发现是软组织肿块,肿块大小差别很大,但通常相当大并且可以触及。可以有关节腔渗出或病理性骨折。

1.2方法和结果:大量研究证实术前化疗增加了保肢手术的可能性和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经过大剂量化疗肿瘤内会出现明显矿化,虽然肿瘤体积缩小大多不明显,但手术边界更加清晰。现在,大约80%的肢体骨肉瘤患者接受保肢手术。因此,截肢术和保肢术的选择应该以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相同为准则。一部分不宜保肢患者仍需要截肢术。结果:1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护理和康复训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一旦确诊为骨肉瘤,患者即产生否认,进而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抑郁、敌意等心理反应,而面临的手术、化疗又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加之本能的求生心理,导致患者恐惧。心理极为矛盾,顾虑重重,渴望得到心理支持。对此,护士应通过交谈、观察其言行举止,了解其心理活动,有的放矢地疏导,详细讲解化疗、手术的目的、作用、效果等,并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说明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可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使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动地配合治疗。

2.1.2饮食护理:由于手术、化疗都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因此,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尤为重要。鼓励病人定时进餐,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多饮水,预防便秘。

2.1.3体位护理:由于肿瘤对骨质破坏大,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故应卧硬板床,避免下地负重;脊柱肿瘤病人翻身时,应保持头肩、腰、臀在一条直线上,防止脊柱扭曲和屈曲,造成或加重截瘫。

2.1.4症状护理

肿瘤局部护理肿瘤局部不能用力按摩挤压,不能热敷和理疗,不能涂药油和刺激性药膏,不能随便使用中药外敷,以免刺激肿瘤过度生长或导致破溃。疼痛护理病人常伴有疼痛,尤以夜间为甚。为了减轻疼痛,应保持病房安静,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制定适宜止痛计划,按医嘱给予止痛药。

2.2术后处理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由于骨肉瘤手术创面大,尤其使骶骨切除术、半盆骨切除术、髋关节离断术等,易致切口处出血,有可能发生低血量性休克。术后应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每小时一次,及时补充血容量,预防和控制休克。

2.2.2切口引流的观察:观察伤口引流的量、性状以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每3~4小时抽吸1次。应避免负压过大,使管腔粘连而不利于引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并准确记录。禁食3日,留置导尿管7日,以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

2.2.3患肢血运的观察:石膏固定后,密切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术后6~8周摄X线片,无异常者可拆除石膏,活动关节及下床活动,但要避免及早负重;拆除石膏后用弹力绷带包扎植骨固定部位,防止肢体发生水肿,待功能适应后逐渐去除弹力绷带。

2.3健康教育

2.3.1功能锻炼

术后主、被动功能锻炼是改善重建关节功能的关键。手术结束后即开始进行持续被动运动(cPM)和主动肌肉收缩。具体步骤为术后麻醉未清醒即开始接受CPM锻炼,术后3天内膝关节控制在45°内活动,术后第4天开始逐渐加大幅度至90°范围。6h/d,持续7~10天后停CPM行主动锻炼。置人人工关节患者术后3周开始练习关节活动,进行负重锻炼;异体骨和瘤骨灭活重建者待连接端愈合之后开始逐渐负重行走。通过术前的训练,多数患者在术后2周左右就能轻松地做直腿抬高动作。术后2~3周进行扶双拐、患肢不负重行走。

2.3.2出院指导

植入骨骨折多发生于死骨替代的早中期,即术后1年半至3年,此时的骨牢固度仅为正常骨的50%左右,由于骨的连接端往往已愈合,多数患者已恢复行走,易产生麻痹思想。因此要了解肿瘤切除部位骨修复情况,严防过早负重导致病理性骨折。指导病人制定活动计划,逐步达到生活自立,提高生活质量。定期复查嘱咐患者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1次患肢局部正侧位片和胸片,术后1~2年每2月复查1次,以后每3月复查1次,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J].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28–329.

[2]刘建华,周萍,贾瑛,等.骨肉瘤癌痛患者的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5–16.

[3]王秀姝,周开彦.截肢术后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3.17(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