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个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狭窄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个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狭窄的影响

李玉凤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163711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26.87±1.91)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28.73±1.59)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狭窄的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动静脉狭窄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exploretheeffectofnursinginterventiononthepreventionofarteriovenousstenosisinhemodialysispatients.Methods:200patientswithhemodialysisinourhospitalfromAugust2015toAugust2016wereselected,andtheir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patientsself-careabilitysco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ofhealtheducationgroupwere(26.87+1.91)andpatientsatisfactionscores(28.73+1.59)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pidualizednursing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preventthehemodialysispatientswitharteriovenousstenosis,andhelptoimprovepatientself-careabilityofnursing,it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nursingintervention;hemodialysis;arteriovenousstenosis;

血液透析是用于治疗慢性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方案,其工作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采用弥散或对流等方法展开物质交换,将体内水分与毒素排除掉,以此对机体酸碱平衡予以维持,从而发挥其净化血液的功效[1]。但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容易出现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2]。本文针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进一步探讨了其动静脉狭窄的预防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所选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到院就诊的患者,其透析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在(26~44)岁,平均年龄(32.73±6.95)岁;對照组中男55岁,女45岁,年龄(24~43)岁,平均年龄(33.15±6.94)岁。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展开血液透析前后,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树立起全新的护理观念。对照组患者实施的基础护理缺乏一定的连续性,护理比较分散,在发现动静脉内瘘狭窄方面具有局限性。所以,要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对护士进行培训,进一步地打造出和谐的护患关系,优化服务的流程。除此之外,还需要规范护士的实际操作,为医护人员提供提升自我的平台。专人管理患者内瘘,定期对内瘘进行评估,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护士要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患者低血压、低血糖迹象,及早给予处理。在透析结束之后,护士需要采取合适的力度以及正确的方式进行局部按压。力度应当是以听到血管杂音且穿刺点不渗血为宜,压迫的时间是15~20分。如果透后患者有低血压发生,按压内瘘时间及力度应据患者情况适当缩短,待患者内瘘杂音正常后再让患者离开。对病患展开专科健康教育,采用健康手册分发方式宣传狭窄知识,并通过口头交流或讲座等方式,使患者养成每晚睡前及早晨醒后自己检查内瘘功能状态的习惯。

1.3评定标准对患者血液透析后展开满意度调查,具体划分成甲乙丙丁四大等级,具体对应分值为3、2、1、0,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估表具体分成3个等级,即:A、B、C,具体对应分值为3、2、1。血液透析后6个月对患者随访,以评定其自护行为能力,具体分值为5、4、3、2、1。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8.0展开统计学分析,t检验本研究的计量资料,如果P小于0.05说明组间对比差异性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行为能力观察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自我检测、预防感染等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评分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血压过低将导致患者内瘘动脉压力减小,进而引发内瘘狭窄,而低血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促使患者的血液流速减慢,而血透患者所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内瘘狭窄。内瘘狭窄的发生和患者的依从性、年龄以及全身的情况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能是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不当,造成红细胞压积过高。此外,内瘘狭窄威胁着患者的生存情况,还影响着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也会加大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所以,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作用非常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分数和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自我检测、避免压迫处理情况的分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

研究表明,个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病患动静脉内瘘狭窄具有有效预防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雅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05):71-73.

[2]林华志,赵李晋,谢巧玲,钟森,戴再友.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21):1777-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