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的经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3

探讨中医的经络

王儒飞

王儒飞(河北石家庄儒飞门诊部050000)

【中图分类号】R2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282-03

【摘要】中医的经络学说是脏象学说的一部分,所以,本文以中医的整体观念,脏象学说等为理论基础,采用中医学方法—系统方法对中医的经络进行研究,提出和说明了经络、穴位、循经感传现象的新定义、新概念,并提出人体上的每一点都是穴位。

【关键词】中医的经络穴位循经感传现象新定义研究方法系统方法

“经络”是由古代的中国人首先发现并首先用于临床数千年的。经络学说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一部分。不同的学说有不同的方法论,中医及其系统方法和西医及其元素分析法,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有着不同的方法论。所以,在进行中医的经络研究时,也必须从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即系统方法出发开展研究。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以经络为联系的系统整体。祖国医学主要是对活着的人体进行整体观察,在基本上不破坏活着的机体的组织器官等情况下,通过活的机体的外部表现特征即生命活动现象,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等,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推导和说明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并籍以确定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藏”是指存在于活体内的脏腑器官,“象”是内脏功能在机体外部的表现。“经络”则是指根于脏腑,外络肢节,通里达表,运行气血的联系通路,是藏象学说的一部分。但中医所说的肝、心、脾、肺、肾、心包与胆、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等十二脏腑,虽然包含有若干现代解剖学成份,却并不是指现代解剖学上的某一个具体的实质脏器而言,更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其脏腑功能与其相对应的解剖学脏器并不完全相符,也不是从解剖学的脏腑实体器官出发研究和说明其各自的功能的。更重要的是中医基本上是以十二脏腑的名称及部分功能为基础,从人体整体功能动态和结构关系上来把握人体的,是将整体功能分属于这不同的十二脏腑,其分类方法是按中医学方法论进行分类的,与现代解剖学所述之脏器及其功能有相同亦有区别。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现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学中一个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中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如肝藏血,血舍魂,主疏泄;脾藏营,营舍意,主运化,主肌肉,四肢;心主神明,主血脉;肾藏精,精舍志,主水,主骨,主生殖;肺主治节,主气,气舍魄,主宣降,主皮毛等等。以肺脏为例,从生物进化论做进一步分析:生物在单细胞时,用其细胞膜进行呼吸;进化为腔肠动物时,用其肠壁进行呼吸;进化为鱼类时,则用腮与鳔进行呼吸;进化为两栖类动物时,用肺泡呼吸;进化到哺乳类动物时,则用肺呼吸,及至今天的现代西医生理学也还承认大肠和皮肤等均有呼吸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呼吸系统主体的肺脏应该是由细胞膜—皮肤—大肠壁—腮与鳔—鼻等,在人体有序自稳态运动趋向规律作用下,向高级的哺乳类动物逐步积累的演变进化过程中,依据生命体的内外环境对生命体的生存、生长、发育、发展的需要和适应,进行极其纷繁的复杂交错的自分化、自组织而发展成为今日之肺脏。反过来,我们如果把这些器官组织,直至一个个细胞再全部展开而使其成为一个大平面时,这样进化至今天的人体各个不同部位的不同器官,就由一个共同的性质或属性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具有共同的生理功能—呼吸作用。人体物质结构是由一个个小细胞组成的,让我们再回到远古时期,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大细胞,那么,上述那些与呼吸相关的小系统即大肠壁、腮与鳔、肺泡与皮肤等直至肺脏,它们则都是细胞膜,而今天哺乳类动物的肺脏在原始的单细胞时期,就是单细胞生物的膜。现在动物的肺脏仅是呼吸器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完善、最高级的表现形式而已,也可以相对地称其为母系统,其余如皮肤、鼻等位于较低级的系统之中,可称为子系统,而兼负着本系统之外的功能,如皮肤为人体的外部屏障,大肠具有回收水分、浓缩和排泄废物—大便之功能等,其余各脏器,类推亦然。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在一定意义上说,组成人体(或各种生命体)的细胞膜都应具有呼吸作用,或隐含有呼吸功能的信息。在这里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看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在当时的古代历史条件下,没有任何现代科学条件,通过观察实验,逻辑展开,运用“藏象”这一偏于注重功能属性的“象思维”方法,由表知里,相当于现代的“黑箱方法”来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并提出诸如肺司呼吸,主皮毛,其华在毛,开窍于鼻,肺合大肠,二者相表里等立论所具有的鲜明地正确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惊人的超前意识与能力。同时,也说明中医的生理病理学及其类比思维是有其客观物质基础的,以及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联系的人体是一个多层次立体网状控制系统,其大小各部分(系统)是有着必然的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的。这同时又说明现代西医在解剖刀下所见到的脏器等与中医运用“黑箱”方法所述之“脏象”之脏器有着多么不同的内涵和巨大差别。因此,上述可以看出,运用西医的元素分析法和解剖学原理是难以找出和解释中医的经络及作用原理的。中医是在运动中,在功能表现中来揭示人体内部的结构关系—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等整体的运动规律的反应,来认识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病理表现的。因此,中医所述之脏腑,其实质是将人体所有解剖学脏器及其功能,按照中医学方法,以功能系统为主进行分类,使中医学的十二个脏腑主要成为人体十二个功能活动系统的符号系统,所以根于脏腑的中医的经络及其学说自然应是隶属于脏象学说。中医学的脏腑主要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也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模型。也正因为中医把人体作为运动着的行为过程来认识和把握,而且具有整体结构功能模型的特征。如果我们硬要把中医的经络看作是一条有形的线。那么它的“根”于脏腑之根,又是怎样根于这个功能活动系统的“符号系统”的脏腑之根,又是怎样根于这个功能活动系统的“符号系统”的脏腑上的呢?再者,如果我国古人所说的经络是用肉眼观察出来的物质结构系统,那么,今天人类对物质结构的微观认识已达到分子、亚分子水平,这种经络应当早已被发现,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也仍然未能发现现代人们所想像的中医经络是一条条线性的物质结构。因此,可以断言,中医的根于脏腑,属于脏象学说的经络,也就不可能是一条单纯的实质有形的组织,或为一条有形可见的管道,或为一条有形物质结构的线路等等。因而也不可能找到它的长期存在的具体实形,应该说藏象经络是一个人体功能模型。同时,就中医理论本身而言,中医认为经络将人体各脏腑、器官以及骨骼、筋肉、皮毛、孔窍等整体各部分紧密联系起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调虚实,处百病,决生死等。其本身就说明中医的经络就是涉及全身,控制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功能系统。所以,经络的本质是机体的整体功能联系系统,是一条条功能通路或信息道,是由点—穴位联系而成的。再者按照“天人相应”原理及全息理论,认为人体是宇宙的缩影—“小宇宙”,经络及其循经感传现象也可类比为人体具有信息载体功能的场、波,诸如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等,而现代研究已证明人体内存在着电磁波的通路,细胞间具有通信联系。而且,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电磁波和频率,由此也可推论,经络是全息对应点之间的共振波的通路,是一个有实而无形的动向性网络联系系统。全息理论还认为部分可以反映整体各部分的信息,通过“部分”中的对应点的信息输入和输出以及信息量的改变等,又可治疗整体各部位之疾病。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等方面。同时,功能对于物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一定的功能不取决于唯一的物质结构,在结构的整体等级相同时就产生出相同或相似的功能。针灸学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产生了许多新的多种多样的分支,除原有的体针和阿是穴等针法外,又有了耳针、面针、口针、舌针、鼻针、头针、臂针、手针、膝针、足针、踝针、腹针等等,都是运用系统方法和生物全息等理论,将人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小系统)作为同一人体的整体的缩小或缩影,然后在其独立部分的局部中寻找与大的人体(大系统)相对应的脏腑器官等的位置,即其对应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穴位注射等施法以治病。方法既简便易行,又能屡获捷效。同时,从生物进化论看经络,亦如前述自地球的第一个生命细胞发展至今天的人类和动植物界,机体在发生学和结构上有其紧密的多种内在联系,即人体的每个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脏腑、组织、器官,细胞与整个机体以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器官与器官、组织与组织等其它各部分之间有着多层次的紧密地不可分割的组织学联系和功能上的联系,如现代研究已知细胞间具有通信联系、生物信息是以生物场为载体对机体发生作用的等。生命及其组成生命的各个系统都是动态中的系统整体,又是动态中的自调节、自稳态的有序自稳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局部变化,即如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样,都影响和牵动着整个大系统的运动变化,刺激人体任意一点都能引起全身,小至分子以下,大至人的整体的反应,启动人的生命力。现代研究也证实每一个细胞里都有基因的复制品。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人体任一脏腑、组织、器官等都能在同一个体表上找到其生理病理的对应点或相通的感应点(亦即穴位)。相反,人体的每一小点也都又有它的因生物进化而形成的特定对应脏腑、组织、器官等。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从微观到宇宙,从无机界到生命界,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是其中的一种,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信息反映了物质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信息概念是对物质运动过程的综合反映,揭示了各种不同物质之间相互联系及其存在形式,信息会随时间而演化。系统是动态的,在不断的变化,信息也是变化的,信息反映系统的运动状态和方式。信息论认为针灸是运用信息和熵的关系之原理向失调的经络输入负熵信息,针灸、针麻都是信息疗法,“穴位”则是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因而,每一小点都能用来通过针灸、按摩等以治疗相应部位之疾病。所以,由此可以认为:人体任意一个部位的任意一点都是“穴位”。这一个个“穴位”都能够在人体上找到与之相关联的对应部位—或为脏、或为腑、或为器官、组织等。现有的已被发现的穴位只是信息容量相对较大而已,但并不意味着其他部位,如某穴以外或其附近之某一点等,不包含有类似的信息,仅是量的多少、大小表现不同而已,或是另有其更具独特疗效和意义的穴位。古人所谓“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亦含此意。例如,当一个人腰部扭伤引起腰痛时,那么在耳部的对应区——腰椎区或骶椎区,可发现阳性点即感应点,如变色点,压痛点,条索状或块状结节,甚或可见水泡等,在耳部这一阳性点至腰椎患处就有了一条无形的联系通路,即为存在于机体内的全息对应点之间波的通路。我们常在耳部这一阳性点,对其或针灸,或压迫,或按摩等等施以手法和刺激,便可迅速治愈其腰部挫伤之疼痛,而这一无形通路便是经络,反应点便是穴位。在经络研究和临床治疗中,我们所见到的沿经出现的乳白线或红线,皮丘带,结节,或湿疹样线,或线状皮炎,扁平苔癣等,其实都和耳部所见到之阳性点是相同的,只是大小形状表现及所反应的病症或病理内涵不同而已。因之,这些都不能视为经络。只应视为对应点或阳性点等亦即“穴位”。就上例而论,如用体针则“以痛为俞”在“痛点”针灸亦能治愈。今用耳针,刺其反应点(穴位)亦获捷效。或单针腰部患处,腰痛愈,则耳部阳性点也会随之消失等,说明反应点与腰部之患处在人类发生学和进化过程中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包括组织学和功能等方面的原因)。也正因为有各种各样新的针灸疗法和表现不同的穴位,各种新旧针法和表现不同的穴位都能用来调治疾病,更能充分说明经络本身就不可能是一条有形可见的线,不是一条实体有形的管道等,只能是一个功能上的联系通路,也可以说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把人体四肢百骸联系起来的人体信息调控系统,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协调阴阳,调节虚实的机能。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功能,也没有任何不运动的物质。所以,经络这个功能联系系统的物质基础,便是人体中患部与穴位之间有关的机体或组织。从控制论的观点来认识和分析人体生命及其活动,用信息论探讨经络学说,则认为:人体气血是信息及载体,经络是信息通道,穴位是信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人体作为一个活着的生命系统整体,其每一部分,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紧密联系。所以,人体每一部分的状态必然隐含有其它各部分状态的信息。因之,部分可以反映整体各部位的信息,又可通过部分治疗整体各部位的疾病。因此,中医就是运用这些原理,对活的人的整体生命现象进行了长达数千年的观察和实验(包括治疗、偶然的碰撞或及有意、无意的刺激如按压、揉打等而治愈了疾病等),司外揣内,由表知里,提出并建立了藏象经络学说等人体生理病理模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创造了体针、耳针、脚针、头皮针等许多新针疗法。并通过体表这些反应点—穴位,运用针灸、按摩等不同方法来调治各种与反应点相关的疾病。所以,这些都说明了中医的经络是一个活着的人体的整体功能活动联系通路,是一个有气无形的信息功能载体,是一种生命现象。同时,也说明人类应是首先发现穴位,而后才感知经络的。

近代和现代国内外对中医的经络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于经络的形态和循经感传现象及其作用原理以及穴位等研究结果表明:其结论是经络和整个活着的人体的各种脏器组织以及免疫、调节等系统,包括人体的细胞、血液、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肤、体液、内分泌、神经介质等等,即活着的整个机体各部分都有着某些联系和特定作用。现代医学对经络实质解释又提出了神经学说,中枢神经机能说,肌肤一内脏一皮层机能说,神经体液调节机能说,类传导说等虽与经络有一定的相关联系,但又都不能圆满解释经络现象,这些都是学者们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和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经络进行研究所获得的不同的结果。但这些结果反而却能更进一步证明,中医的经络决不可能只是上述研究中的单纯的某一种或某一个解剖学组织或器官,如:或神经、或血管、或细胞,或淋巴管,或体液,或肌肉、筋腱等等。如果经络与这些有形管道、线性组织及其功能有关,也只是这些管道、组织的功能之综合表现,亦即中医所谓之“藏象”之象。只能更加说明:中医的经络是活着的人体整体功能活动联系通路,其物质基础则是整个活着的人的整体。另外现在的细胞水通道蛋白之说,说明食物和药物必须进入细胞才能被利用。因而,也能证明经络决不是一条特有的,单独的,有形的线。应该是包括细胞、体液、神经、肌肉、组织等整个实体作为基础的功能联系系统通路。

当然,如果现代通过各种研究,有朝一日也许能够找出一条有形的可见的运行“气血”的新的线路或通道等,即有形的实体解剖组织,那也不是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所说的经络,只能是一种过去未能被发现而为现在所找到的人体中的一种新的解剖学组织或器官,那将是现代生理解剖学上的一大新发现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可知,中医的经络几乎完全是依靠从外部整体观察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联系(包括对针刺,砭石的反应等)与脏腑理论相结合,应用系统方法建立起来的功能活动系统通路。按照中医学方法对中医的经络以确切的定义则应该是:“经络是机体分属于十二脏腑(或机体所有脏腑器官组织)的整体性、多层次、立体网状的自行调节和控制的功能活动联系系统,其客观物质基础,便是整个活着的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