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1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1.周芳2.刘骥通讯作者1.林云1.邹映东1.李

1.周芳2.刘骥通讯作者1.林云1.邹映东1.李琼芬

1.云南省中医医院检验科云南昆明650021

??2.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检测及咽拭子细菌培养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6年度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10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同时采集咽拭子标本做细菌培养,统计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结果。结果: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2.5%,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九项非典型病原体联合细菌培养检测明显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诊断阳性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选取2016年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1048例,年龄1~12岁。均采用呼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检测的病原体包括:嗜肺军团菌I型(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B),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Bvirus),副流感病毒1、2、3型(HPIVs)九种病原体。细菌培养:采集咽拭子送检,清晨漱口后压舌板压舌,无菌棉签在咽喉红肿部位取材,送检。细菌培养采用的是梅里埃全自动鉴定药敏仪VITEK2-compact。

1.2统计学处理应用PEMS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1结果

表一104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以及细菌培养结果

吸道九项非典型病原体与细菌培养联合检测阳性率,与二者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说明,1048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343例最高,占总检测数的32.7%,高于省内有关报道肺炎支原体阳性率(21.98%)[1][2]以及国内有关统计资料(26.79%)[3],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2][[3][4]。其次嗜肺军团菌I型、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可检测出阳性,虽然阳性率低于省内相关报道〔2〕,但观察发现以上四种均合并有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这与报道相一致[1][2],未发现肺炎衣原体,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本省内呼吸道感染检测报道一致[1]。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本年度气候变化,以及住院患儿的基本情况,例如免疫功能低下,除了肺炎支原体外体内虽有感染但抗体滴度较低,导致检测结果阴性[3]【5】。本研究中过敏性紫癜合并呼吸道感染135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35.6%。综上所述,虽然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诊断不同,但肺炎支原体在不同临床表现中均有很高的阳性检出率(11.8%~39.8%)来看,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同时导致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利用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试剂可快速检测到相应病原体。

1048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细菌培养阳性率7.6%远远低于呼吸道感染细菌占20~30%的感染率,可能原因是我院患儿情况不以急重症为主,以及医生取咽试子时患儿不配合未取到有效标本所致,而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阳性率远远高于细菌培养,联合应用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大大提高了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检测。由此可见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和非致病菌混合感染的比例不容忽视,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与细菌培养联合应用使呼吸道感染阳性检出率达到52.5%。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一种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病原体合并引起,充分应用成熟多年的检测方法,尽早明确病因,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指导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

参考文献

[1].黄正洪,曹研呼吸道混合感染病因分析在临床治诊疗中的应用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8)

[2]董玉琳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中外医疗CHINAFOREIGNMEDICALTREATMENT2012NO.33

[3]李璐,史伟峰,董文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9种病原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3月第34卷第6期

[4].艾洪武,孙红,陈莎,余小红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5期

[5].王群欧维琳宋晓丹韦欢孟文张明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九中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研究临床研究2013年8月第10卷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