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曹群

曹群(宁国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安徽宁国242300)

【摘要】目的:总结并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1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围溶栓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2例;1例溶栓后齿龈出血后治愈,1例发生溶栓后脑出血,1例临床症状加重,家属放弃治疗;8例患者肌力均提高了1~3级以上,语言功能改善,口词转清,NIHSS分值降低。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护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密切的护理配合亦尤为重要。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士溶栓护理配合能力,对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溶栓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静脉尿激酶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262-01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疾病。超早期溶栓治疗可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降低病残率,已成为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手段[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推荐静脉溶栓药物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和尿激酶[2],而rtPA因价格昂贵未能在我院(基层医院)推广,现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1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例脑梗死患者中男5例,女5例,年龄48~73岁,平均63.2岁。头颅CT未见出血灶,溶栓检查凝血功能等正常,有溶栓指征,无明显禁忌证。家属对溶栓治疗及风险知情同意,按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24分。

1.2治疗方法

本组10例患者均于发病6小时内行溶栓治疗:首剂量以尿激酶50wu加入生理盐水25ml静脉推注,5分钟内推注完毕,观察15分钟。其中7例再予以尿激酶50wu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输液泵持续匀速泵入),30分钟完毕,尿激酶总剂量100wu;1例予上述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且无出血倾向,再予以尿激酶50wu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总剂量150wu;2例症状改善明显,未再追加尿激酶,总剂量50wu。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常伴不同程度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自理能力下降而致焦虑、抑郁;溶栓治疗时医护人员密切地床边评估、监护也易加重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详细告知脑梗死的疾病知识、溶栓治疗的作用和方法以帮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对2例溶栓30分钟后肌力明显恢复的患者,嘱其勿过于激动,防止诱发脑出血等并发症。对2例疗效不佳者,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看待治疗的风险。

1.3.2围溶栓期护理:(1)溶栓前快速准备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及尿激酶;全面系统评估患者,包括生命体征、血糖、皮肤黏膜、神经系统体征、NIHSS评分、既往史;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分别在双上肢各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健肢输液,患肢抽血)由穿刺技术娴熟的护士操作,保证穿刺一针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及抽血化验增加皮肤黏膜出血的风险;协助排空小便,对溶栓期不适应卧床排尿者予以湿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诱导排尿,减少留置尿管致尿道黏膜损伤出血的可能;嘱患者暂禁食,绝对卧床休息。(2)溶栓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应注意血压变化,血压常规在2小时内15分钟监测一次(部分病例遵医嘱5分钟监测一次),6小时内30分钟监测一次,24小时内1h监测一次。溶栓开始前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5mmHg,是脑出血危险因素之一[3-4]。本组中4例因血压过高分别予硝苯地平舌下含服、乌拉地尔泵入控制血压。(3)溶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溶栓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再灌注损伤和溶栓后再闭塞。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肌力、语言的变化,询问有无头痛,注意有无颅内出血、再栓塞的发生,一旦溶栓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立即停止治疗;注意患者主诉,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尿液颜色、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4)遵医嘱适时复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溶栓后24小时复查CT。

2结果

本组患者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2例,好转2例,无效2例;1例溶栓后齿龈出血后治愈,1例发生溶栓后脑出血,1例临床症状加重,家属放弃治疗;8例患者肌力均提高了1~3级以上,语言功能改善,口词转清,NIHSS分值降低。

3讨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如果在此基础上再配合合理、精心的护理效果会更佳。

3.1溶栓护理流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开展的新业务,为做好护理配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溶栓相关知识,拟定溶栓护理流程,明确溶栓观察要点,演练溶栓护理配合。《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与护理》荣获医院三新成果三等奖。

3.2不足之处:溶栓率低,多数患者入院时已超过溶栓时间窗,令人遗憾。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使广大群众知晓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溶栓率。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护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密切的护理配合亦尤为重要。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护士溶栓护理配合能力,对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溶栓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

参考文献

[1]严文静.60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3):164-165.

[2]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全科医学,2011,(35):4013-4017.

[3]宋治洁,韩立志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9):76-77.

[4张艳,何亚娟,张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567-1567.

[5]刘颖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27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