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操光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操光群

操光群

操光群

枣阳市姚棚水库管理处湖北枣阳441200

摘要:饮用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饮用水的质量不达标,将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以及文化等原因,很多的饮用水设施不够完善,饮用水的质量得不到安全保障,致使部分地区的农民出现各种疾病,影响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当地的生产。为了保障我国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应该加强农村饮用水的质量标准。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对策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加大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不断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一、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之所在

1水污染严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工业及城市污染大量向农村转移,农村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错,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村镇水环境恶化,局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出现的水源污染和水环境破坏,对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饮用水源、牲畜直接在水源地饮水将粪便带入到水体中等,造成了水体中藻类及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绿色,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乡镇采矿和冶金工业的尾矿、炉渣乱堆乱放在小河沟旁,造成河道淤积、水体受到污染;采用落后技术工艺的乡镇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时有泄漏事故发生,也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饮用水源的水质。

2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中,农业方面存在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再加上人畜粪便及垃圾的随意排放,导致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毒有机物随着地表水流动,进而给收纳水体造成冲击性污染。这样的污染会直接威胁到农村饮用水水源。

3管理缺失是短板

合理的建设是存在的前提,而高效的管理则是长久存在的保障。当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部分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在建设初期由于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规划存在有不合理的方面,对资源造成了浪费。其次,供水工程缺乏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一处新建的供水工程,产权属于哪一方、责任人又是谁、管理方又是谁等,这些问题均不够明确,这就造成了很多已经完工的饮水工程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很多地方,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些蓄水池破损严重,池水中漂浮树叶等,但无人清理。此外,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不高也使得供水工程的管理不到位,使工程建成后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再次,生活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由于对废水监测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存在乱排偷排现象,虽经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处罚,但最终致使农村饮用水源遭到污染,严重阻碍了农村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饮水安全控制对策

1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

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电视、报纸、宣传单、标语等方式,深入村组,学校,大力宣传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意识,改变旧的用水观念,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自觉投入到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队伍中去。

2.避免水资源浪费

由于当前农村水费收取价格较低,不合理,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在为群众谋求福址的同时,还要通过水价收费来调剂、节省水资源。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供水工程水价改革,全部工程要分户装表,计量收费,科学合理核定水价,实施阶梯水价机制,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实现节约用水。新建工程按新核定的水价一步到位,已建工程要在重新核定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到位,走以水养水、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雨水积蓄利用工程也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发展方向。在高氟水地区应考虑收集雨水作为牲畜和洗排用水。单户饮水可考虑建造小型集雨工程,其所需的资金较少,管理方便,但需做好集雨区域的清理工作。

3严格防治点、面源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

在农村的饮用水质量保障体系中,合理的控制水源的质量标准非常重要,只有在源头上控制水的质量,才能够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所以在水源地应该建立保护措施,严禁在水源地建立工矿企业,在保护区内禁止垃圾的堆放。另外,由于农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的粪便等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所以对于这些要进行合理的生态化处理,将其进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水源地进行点和面的保护后,会提高水源的质量,加强饮用水的安全标准。

4加强雨水集蓄利用

雨水是很重要的资源,在降雨250mm以上的季风区,可以采用雨水集蓄的办法解决饮水安全。尤其是在水量不足、取水困难、保证率低的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丘陵区、山区、喀斯特山区、岛屿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或水资源缺乏的农村,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集雨工程,如利用屋顶或庭院硬化进行集雨,以水窖或水池蓄水,同时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以满足饮用水标准。

5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设施

鉴于我国水源地水质超标的严重局面,应采取合理的水处理技术设施。在农村地区,应针对高氟、高砷和苦咸水,研究新的高效、简易的去除技术和材料。如利用太阳能等:我国太阳能蒸发棚技术,利用有机碳、膜技术等除氟、除砷技术等,以及滨海和岛屿地区的高效海水淡化技术。针对水质卫生指标不佳的情况,采取适合农村地区应用的简便水处理、消毒技术和设备以及水质测试设备。

6制定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和预案

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的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其具体措施包括:对水源地有威胁的工厂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分析。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实施风险设计,完善应急设施:对于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饮水水源匮乏事件,应把地下水作为后备水源和应急水源,切实保护地下水水质。限制对超采区和深层开采,保证饮用水的后备水源。建立健全对供水全过程(水源地、引水系统、管道输送系统、用户终端)的系统监测网络,进行水源水质动态监测,为水源地保护管理提供实时信息。

7做好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做好饮水工程的建设和审批工作,全面、细致的对饮水工程进行调查和勘测,充分了解农村各地水源、用水、地形地质以及居民分布情况等,保证经济以及技术因素,明确工程建设的种类,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饮水需要,还需要考虑长远发展的目标。在饮水工程建设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施工建设,对饮水工程进行认真的验收,实现集中式供水,保证供水的及时、充沛。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供水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明确供水范围。饮水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切实做好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对管理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根据饮水工程的实际特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合理制定水价,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

8做好饮水工程水质的检测

为了保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应对水质进行科学处理,做好水质的检测工作,这是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政府应加强资金、技术以及人员的投入力度,建立疾病防控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立完善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制度和系统,对农村水质进行不定期的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报,保证水质符合应用标准,指导农民安全饮水。

结语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团结的问题。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政策、法律等多方面,采取不同措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才能保障“让全国人民喝上放心水”,确保农村饮水安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靖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的研讨[J].科学中国人,2015,03:51.

[2]朱强,石君太,郭丽朋,张元可。农村饮水工程的效益分析与评价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0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