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综合分析郑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综合分析郑玉

郑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邹城市供电公司山东济宁2735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竟争逐渐激烈,电力企业越来越关注成本的控制来提升经济效益。电力企业通过生产项目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进而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就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生产;项目规划;投资计划管理;综合分析

1.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案

1.1思路框架

(1)要确定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明确投资策略、投资方向以及投资重点,然后要保证电网的安全维修、电力生产技术的整改,还要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维护和定期的保养,并制定出安全的运营模式并达到合理的标准,根据项目策划出对应的管理体系,把相关的子项目进行归纳收理。

(2)对于每个项目的命名和整理方式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标准进行实施,秉承着规范、公开的原则,考虑电力生产项目的内容、实施范围和实施目的从而进行命名,使命名内容明确。

(3)项目生产规划中,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对企业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并综合电力项目的基本状态,对其进行制定合理的科学方法和标准,对电力生产投资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的内容要做到十分清楚。要结合《电网技术改造工程预算定额》相关资料作为预算管理的标准,同时将详细的预算管理策略做到准确落实,并以此作为标准,对本公司的预算进行详细策划。

1.2方法分析

针对工程造价在电力生产的工程造价的分析当中,要根据《电网工程预算定额》进行预算管理。就工程造价和项目的规划而言,应结合电力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造价分析、工程造价之中所包合的施工设备计费和施工材料的购买情况,以及设备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的处理方案,可以结合之前相关企业的成功案例作为典范进行实施,也可以根据市场的调配情况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先进行预算,加强建设全过程造价管控,从设计和评审的源头抓起,通过科学规划、优化设计、批量采购、规范费用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补充漏洞、增进效益,在保证设计和工程质量以及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的造价水平、针对价值链一个企业是否存在价值和能够创造价值,是通过一个系列的完整体系所得到的,这一个体系可以分成基本和辅助两个类别基本包括后勤、销售和服务等;辅助则包括采购、人力资源和企业的基础设备和设施等、所有的不同同时又有着关联关系的,进行一系列的结合,称之为价值链,迈克尔波特作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曾经提出这样的观念,“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所以,对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应该在其自认为自身进行增值时,根据不同层面的结构和特点,将其分支成不同又有着相互联系的独立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形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而价值链的成本核心为:针对电力生产规划的预算和成本进行预算和评估,再进一步对项目进行考察;根据项目的估算项目的成本总结出项目的预算;再根据项目的基本要求对成本管理进行全程监控,做到用最少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2.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及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

1.生产项日前期规划

生产项目前期规划包括项目命名规范项目准入和工作内容。在项目命名规范中要保证项目的命名能够满足电力生产项目的要求,能够科学详细地表述出电力生产项目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以及项目区域等工程信息,在生产项目命名中要结合国家和行业的命名标准,根据生产项目站线名称,项目范围(或项目涉及主要设备)和项目性质及内容等要素进行综合命名。只有当电气设备使用中经常出现故障,设备运行中存在较大风险且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措施,运行时间即将或者已经超过使用寿命或者是电气设备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要求,当出现以上情况之一的电气生产项目可予以准入。

2.生产项目成本管理

2.1合理编制项目计划及结构分解。根据项目具体需要、项目特点编制项目资源计划,将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列举出来。在电力生产项目中,要将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电气设备使用费用以及现场安全维护费用考虑进去,进一步明确项目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根据项到描述和项目战略,在项目结构分解中融入成本控制思想,从而将整个大项目分解成为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子项目,将相关的技术资料、工程数据、相关人员的负责区域、机械设备、项目地点等因素都考虑进来,建立项目负责人机制,将责任明确到个人。

2.2.评估电力生产项目成本和价值。目前我国多数的电力生产项目建设在资金管理调度等信息系统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识,对于各方面资源的调度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在信息传递、资金数据管理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管理,这就导致了对电力生产项目成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项目成本和价值的估算,进一步明确资源供应计划以及资源价格信息,并且就工程信息进行成本和价值核算,从而为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立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估算中可采取自下而上估算法,根据工期安排环境项目难度等项目具体情况,从而保证财务成本估算的有效性。

2.3控制成本预算误差。电力生产项目投资计划管理的全面落实,需要加强对项目成本预算误差的管控,除了要完善成本预算体系,做好成本预算外,还需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在电力生产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则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成本预算误差,进而确保数据的精准性,将各阶段项目成本,控制在项目预算范围内。通过不断地减少成本数据误差,来完成成本管理体系。除此之外,在进行电力生产项目运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生产技术,及时做好生产设备更新与维护工作,以提高项目生产水平,加强对成本的管控,不断完善电力生产项目投资计划管理体系,合理的利用清洁能源,提高电力生产效率。

2.4加强跟踪与偏差控制在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偏差控制去追踪以及控制项目成本数据和执行情况,从而将成本控制在项目预算基准范围之内。在偏差控制中应根据成本变化的特点,不断完善现有的成本管理机制。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创新现有生产技术,增加产能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断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以及市场应变机制,合理优化水运工程项目的资配置,提高生产效能。

2.5合理核定采购计划。技术部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系统的日常维护要采购的材料列出一份技术清单,要标注好材料的型号、数量以及到货日期。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技术音X17拟定的技术清单进行审核,明确公司需要采购材料的数量供货渠道以及供货厂家,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并交给相关的材料人员。通过材料采购计划书,在采之前可以对物资的采购成本进行估算,从而保证整个采购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合理核定采购计划,不但降低了材料的采购成本,同时也建立了一个资金使用衡量标准,能够随时控制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资金利用是否有效,确保采购资金的使用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3.结语

在我国现阶段电力生产规划环境中,企业的投资计划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电力生产规划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理论,在施工建设的同时要保证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倡导节约施工,绿色电网并且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保证电力工程可以按期完工,加强人事工作的监管力度,大力扶持电力从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明确电力生产规模的建设目标,最终引导我国的电力生产规划体系与投资计划管理模式完美融合,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公理.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的综合研究[J].经济师,2015(5):15-17.

[2]雷虹.电力生产项目规划和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的综合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4(23):172.

[3]陈海涵.电网公司生产项目规划及投资计划管理体系研究[J].广东电力,2014,27(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