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探讨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

张伟

大屯营卫生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观察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应用于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5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进行THA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122髋),随机性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THA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髋臼中心化的THA术治疗。结果:试验组在术后下肢缩短、术中出血量、X轴、Y轴距离、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效果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中心化的THA术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纠正旋转中心的位置,在髋臼假体固定以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其临床推广、应用方面具有非常高价值。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髋关节疾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作为这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1]。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髋臼变浅造成股骨头的包容性变差,易造成负重区关节软骨应力集中,最终发展成为严重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心健康。DDH病因及发病机制可能起源于胚胎期软骨原基阶段,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畸形[2]。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现选取2009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患者(122髋)进行THA手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深入了解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是2009年8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进行THA手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122髋),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将其随机性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6例患者。对照组(61髋)男性24例,女性32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4.7±3.1)岁;根据Hartofilakidis分类:Ⅰ型32髋,Ⅱ型18髋,Ⅲ型11髋。试验组(61髋)使用THA治疗: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5.2±2.7)岁;Ⅰ型34髋,Ⅱ型17髋,Ⅲ型10髋。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选择硬膜联合麻醉,手术均沿髋关节后外侧做切口,沿切口线切开皮下组织后,于小转子上方处截骨颈,取出并保存好截下的股骨头颈,手术过程中确保充分暴露髋臼全貌,在真臼位置植入假体试模,期间不断修整植骨块,直到获得合适的植骨接触面,而后进行切口缝合。

1.2.2髋臼中心化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选择标准侧卧位,沿髋关节后外侧做切口,依次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沿臀大肌方向钝性分开,细心切掉髋臼孟唇、挛缩状的关节囊和纤维瘢痕组织而充分暴露出髋臼全貌。清除髋臼及其周围软组织,根据经验可以选取小号髋臼锉对床骨面打磨充分,同时采取适合的髋臼挫向内后方向挫磨髋臼,对于需要较大程度植骨的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内移真臼。在真臼处按照标准髋臼锉选用合适的前倾角(15°~20°)和外展角(40°~45°)对髋臼进行打磨,同时挤紧植骨块,之后打实后上方松质骨,注意臼杯宿主骨覆盖率小于70%才能进行结构性植骨,置髋臼螺钉辅助固定、置聚乙烯内衬、取合适型号股骨柄。测试软组织张力后,牵拉复位髋关节,通过被动活动髋关节良好来判断手术效果是否良好。

1.3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手术后随访7~23个月,通过Pagnano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复查时拍摄的X线片影像学变化,测量测量患者下肢缩短长度以及实际旋转中心与真实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X轴)和垂直距离(Y轴)。应用Harris评分系统对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临床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通过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应用t检验对组间计量资料进行检验。如若结果对比差异P<0.05,则充分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缩短、术后Harris评分等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临床疾病,现代医学表明,病因可能源于胚胎期软骨原基阶段,临床上髋关节发育不良以女性居多[3]。患者常根据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检查(如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诊断,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临床表现综合治疗。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有半个多世纪,随着医学发展,手术技术日渐成熟,但THA治疗DDH一个最大的挑战是怎样处理髋臼的骨缺损,使其较常规置换术复杂。早先Harris植骨在临床上短期效果较好,长期随访发现髋臼假体松动率显著升高,导致术后假体松动等其他并发症。Hartofilakidis提出的髋臼中心化技术是在术中加深真性髋臼达到稳固的效果[4]。本研究发现,使用髋臼中心化得THA术股骨头磨损程度显著低于常规的THA手术方式,试验组术后髋臼旋转中心更接近真实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选用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应用于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型骨关节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髋臼中心化的THA术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纠正旋转中心的位置,固定髋臼假体及髋关节功能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雷,尚喜福.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新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7):3223-3226.

[2]陈光兴,杨柳,古凌川,等.非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2):137-142.

[3]李新发,肖东民,叶明,等.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9):1179-1180.

[4]陈文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晚期骨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457-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