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杨素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杨素敏

杨素敏

河北省邯郸县矿业中学:杨素敏

摘要:所谓阅读教学策略指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策划与选择,它要解决的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应该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们能够自主的感受、欣赏以至热爱上语言文化的魅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学习的引路者。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新理念突出表现在“对话”上。“对话”这一理念,是以交流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在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领悟文章作者感情的能力。其二,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思维方式。每个学生因为受诸如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因素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也差异很大,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话题的理解常常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对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时,以“标准答案”判分,强求结论统一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其,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加强课内外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

1、以教材一些课文为基点,向课外相关文章拓展。拓展的方式是多样的:以某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冰心的《纸船》,可分别将其与席慕蓉的《乡愁》、泰戈尔的《纸船》作对比阅读。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部著作拓展。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香菱学诗》,可以有选择的给学生介绍或让学生阅读《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③以某位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2、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素材性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性资源,可以赋予课文新的时代色彩和生命力。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的最后环节,向学生出示就在我们身边的现代“桃花源”:万游客游白水寨庆新春;目前,咨询、预订国庆期间过来泡温泉、登白水寨的市民十分踊跃……该材料的引入,唤醒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现实生活一些现象的联想、反思。与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很自然地联想到古今社会制度、背景的不同,使学生能更深地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厌恶乱世,想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主题思想。

三、倡导多角度培养阅读语感

语感主要是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的敏感性,这种对语言的敏感性行为,能够直觉地把握语言本身的隐含意义,它是语感者内在理性积淀的感性表现形式。在具体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语感:一是积极激活学生想象,触发语感。作品中的形象只有借丰富的想象、联想才能在读者头脑中再现,读者头脑中呈现了作品中的形象,才算真正感知了课文的内容。二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品词赏句来培养语感。美文的语言是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我们在语感训练体验式学习时,注意抓那些典型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使学生具备把握语言精当感的能力。

四、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交流平台

要在语文教学观上实现根本的改变,只要把过去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主活动、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绝对权威角色变为合作伙伴角色,学生才能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才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唯有交流才能思想与思想交锋,唯有交流才能观点与观点撞击,才能在学生大脑中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交流需要三方面的保障:一是时间保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发现去思考去表现自我;二是舞台保障,给学生明确的任务指向和宽裕的活动范围去讨论去探究去体验成功;三是机遇的保障,给学生大显身手展示风采的机会,人人平等,才能调动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五、积极开发利用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追寻作品的原初意义,默默进行着思想交流和情感共振,学生的情感资源库一旦被激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将会得到实现。

六、确立民主、科学、个性三大理念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光靠教师改进教法远远不够,还要靠学生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而不是高高在上,错了也不改正,还训斥学生。记得一次上《捕蛇者说》文中出现一个生字“莅”,事先没去查字典,念成了wèi,一男生马上纠正:该念lì。我没管他,仍然教全班同学念wèi,固执得很。下课后,有几个学生拿来字典,跟我评理,后来上课,我郑重其事地表扬了那位男生,并当着全班同学承认老师念错了,检讨了自己,也顺势给同学们提出了希望,老师讲的也可能有错,要敢于指出,结果掌声四起,学生们也愿和我交流了。我特别注意照顾差生,不歧视、挖苦、嫌弃,对他们做到理解、关心、尊重、信任、严格、宽容。

总之,阅读教学承载语文教学的诸多因素,因而充满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在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特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