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煤棚基础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干煤棚基础的设计

刘慧峰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100097

摘要:火力发电公司的干煤棚,一般它具有跨度大、地面堆载大的特点,它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部结构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干煤棚下部地基基础的安全。本文通过具体案例,仅对干煤棚下部的地基基础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干煤棚;地基基础设计

引言:火力发电公司的主要污染物为煤尘,煤尘主要是在煤的运输、装卸、粉碎等操作过程中向大气逸散而形成的污染。煤场作为输煤生产工序的储存区,为煤尘污染的主要场所。以前,为了减少粉尘污染,比较经济的手法是在煤场的周边设置防风抑尘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大力开展,煤尘的排放控制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区的环保部部门已先后提出了对煤场进行封闭的要求,大部分煤场采用单跨煤棚封闭。煤棚结构一方面跨度大,另一方面地面堆载大,煤棚地基基础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1干煤棚案例概述

某火力发电公司的煤棚,采用预应力空间拱形钢管桁架结构,屋面采用金属压型钢板封闭,跨度方向轴线间距188m,长度方向轴线间距202.5m,除两端山墙,中间设有6榀桁架,桁架间距30m,支承钢结构桁架或钢结构山墙柱的混凝土柱柱顶标高为2.0m。煤场内设三个条形煤堆,煤堆高度13.5m。

1.1自然条件

(1)建场地内无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为对建筑抗震的一般地段。(2)场地类别为Ⅱ类。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水位为室内地坪下-8.0m,场地20.0m深度范围地基土不液化。(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标准冻结深度为1.60m。

1.2荷载取值

(1)恒荷载:考虑檩条及屋面板荷载0.30kN/m2,马道自重0.15kN/m2。(2)活荷载:屋面活荷载0.5kN/m2,马道活荷载1.0kN/m。(3)雪荷载:50年一遇基本雪压为0.4kN/m2,雪压按最不利荷载组合及最不利分布考虑计算。(4)风荷载:50年一遇基本风压取0.55kN/m2,地面粗糙类别B类;(5)温度作用:考虑施工时的气温同当地全年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温差的差值,取为±30°C。(6)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73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荷载组合

主要荷载工况组合如下:

(1)结构静力分析荷载组合(其中±温度表示升温和降温;±风表示相反风向;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对结构不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2雪压分别按全跨积雪的均匀分布、不均匀分布和半跨积雪的均匀分布按最不利情况采用。1)1.35D+1.4(0.7)L(雪)+1.0(或1.2)预应力。2)1.2D+1.4L(雪)+1.0(或1.2)预应力。3)0.9D+1.4风吸+1.0(或1.2)预应力。4)1.2D±1.4X、Y风+1.0(或1.2)预应力。5)1.2D±1.4温度+1.4(0.7)L(雪)+1.0(或1.2)预应力。6)1.2D+1.4L(雪)+1.4(0.6)风压+1.0(或1.2)预应力。7)1.2D+1.4L(雪)±1.4(0.6)温度+1.0(或1.2)预应力。8)1.2D+1.4L(雪)±1.4(0.6)X、Y风+1.0(或1.2)预应力。9)1.2D+1.4L(雪)±1.4(0.6)X、Y风±1.4(0.6)温度+1.0(或1.2)预应力。10)1.2D+1.4(0.7)L(雪)±1.4X、Y风±1.4(0.6)温度+1.0(或1.2)预应力。11)1.2D+1.4(0.7)L(雪)±1.4(0.7)X、Y风±1.4温度+1.0(或1.2)预应力。

(2)地震荷载组合1)1.2(D+0.5L)±1.3水平地震作用+1.0(或1.2)预应力。2)1.2(D+0.5L)±1.3竖向地震作用+1.0(或1.2)预应力。3)1.2(D+0.5L)±1.3双向地震作用+1.0(或1.2)预应力。4)1.2(D+0.5L)±1.3水平地震作用±1.4(0.2风)+1.0(或1.2)预应力。5)1.2(D+0.5L)±1.3水平地震作用±1.4(0.2温度)+1.0(或1.2)预应力。6)1.2(D+0.5L)±1.3双向地震作用±1.4(0.2风)+1.0(或1.2)预应力。7)1.2(D+0.5L)±1.3双向地震作用±1.4(0.2温度)+1.0(或1.2)预应力。8)1.2(D+0.5L)±1.3水平地震作用±0.5竖向地震作用+1.0(或1.2)预应力。9)1.2(D+0.5L)±0.5水平地震作用±1.3竖向地震作用+1.0(或1.2)预应力。10)1.2(D+0.5L)±1.3水平地震作用±0.5竖向地震作用±1.4(0.2风)+1.0(或1.2)预应力。11)1.2(D+0.5L)±0.5水平地震作用±1.3竖向地震作用±1.4(0.2风)+1.0(或1.2)预应力。

3管桁架基础的设计(独立基础一)

3.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基础置于③层或③1层,用于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基础埋置深度取5.8米,当基底宽度大于6m时按6m取值,承载力宽度修正系数ηb=0.3,基础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d=1.6。fa=fak+ηbΥ(b-3)+ηdΥm(d-0.5)=170+0.3x18x(6-3)+1.6x18x(5.8-0.5)=339kpa

3.2剪力在基础底面所产生的附件弯矩

柱:方柱,A=2000mm,B=6000mm,柱顶标高2.0m,作用力标高2.2m,基底标高-6.0m,基础底面:b=10m,l=8m;柱顶反力设计值:N=6737.00kN,Mx=-190.00kN.m,Vx=28.00kN,My=898.00kN.m,Vy=3934.00kN,柱顶反力标准值:Nk=5245.00kN,Mxk=-144.00kN.m,Vxk=13.00kN,Myk=560.00kN.m,Vyk=3000.00kN,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c=14.30N/mm2.剪力作用下基底增加的附加弯矩M'=V*h(力臂h=8.200m):My'=229.60kN.m,Mx'=-32258.80kN.m,Myk'=106.9kN.m,Mxk'=-24600kN.m

3.3基底反力的计算

3.3.1统计到基底的荷载

标准值:Nk=5245.00,Mkx=-24744,Mky=666.60。设计值:N=6737.00,Mx=-32448.80,My=1127.60

3.3.2承载力验算时,底板总反力标准值(kPa)

pk=(Nk+Gk)/A=185.56kPa。pkmax=378.08kPa,pkmin=0.00kPa

3.3.3强度计算时,底板净反力设计值(kPa):

pmax=N/A+|Mx|/Wx+|My|/Wy=257.39kPa。pmin=N/A-|Mx|/Wx-|My|/Wy=-126.27kPa

p=N/A=65.56kPa。各角点反力p1=-126.27kPa,p2=-113.77kPa,p3=257.39kPa,p4=244.89kPa

3.4地基承载力验算

pk=185.56<fa=339.00kPa,满足。pkmax=378.08<1.2*fa=406.80kPa,满足

3.5基础抗剪验算

根据《地基规范》第8.2.7-2条,基础应进行抗剪验算。

抗剪验算公式V<=0.7*βhs*ft*Ac(剪力V根据最大净反力pmax计算)

3.6基础抗冲切验算

抗冲切验算公式Fl<=0.7*βhp*ft*Aq(冲切力Fl根据最大净反力pmax计算)

3.7基础受弯计算

弯矩计算公式M=1/6*la2*(2b+b')*pmax[la=计算截面处底板悬挑长度]

3.8桁架基础的抗滑移计算

根据现场情况,在混凝土挡煤墙基础和建筑外围墙基础施工时,需对已完成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基础上的回填土开挖并进行地基处理,在上部钢结构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存在基础产生滑移的风险,因此,需对主体结构基础进行抗滑移验算,水平推力Fv=3000KN,竖向力(Fz+Gk)=16026KN

基础抗滑移验算公式:μ*≥1.3Fv,其中,μ—混凝土基础底面与地基土摩擦系数,本工程取0.3;Fz—主体结构产生的竖向压力;Fv—主体结构产生的水平推力;Gk—主体结构基础及回填土重量。根上述公式进行基础抗滑移验算,μ*(Fz+Gk)=4808>1.3Fv=3900满足要求。

3.9基础沉降差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4,中、低压缩性土地基变形允许值为0.002l,主结构基础一最大允许沉降差为0.002x30000=60mm,山墙结构基础最大允许沉降差为0.002x20000=40mm,主结构与山墙交界处最大允许沉降差为0.002x26250=53mm。

基础A的沉降量-基础B的沉降量=19.116-8.254=10.862mm<60mm,满足要求

4大面积堆载对基础沉降的影响

4.1附加荷载的计算

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7.5条大面积地面荷载及附录N大面积地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沉降量计算,得出大面积填土荷载图见图3。

图2大面积堆载示意图

煤堆的容重r=8kN/m3

PK=rx0.8x(0.3x2.42+0.29x4.91+0.22x9.07+0.15x12.83+0.1x13.5+0.08x13.5+0.06x13.5+0.04x11.

2+0.03x7.27+0.02x3.36+0.01x0.7)=64kN/㎡

根据GB50007-2011式5.3.5计算,沉降量=11.702mm

附加沉降量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7.5.5的要求。

结束语

干煤棚基础的设计,一方面要按照常规的程序设计,另一方面又要紧密地结合钢结构与土建的施工顺序,考虑到每一中工况,确保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第一基础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