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下脆弱的生命管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城市下脆弱的生命管网

缪静

(如皋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分公司,江苏南通226500)

摘要: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当今的社会在享受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幸福生活时,可是否有人了解在这现代与繁荣的城市下却埋藏着脆弱的生命管线。

关键词:地下管网;管理;措施

前言

地下管网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星罗密布,种类繁多,错综复杂,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电信七大类,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所需的地下管线日渐增多,但各类管线遵守的规范不同,缺少完整、精确的管网信息系统,导致在城市中常因施工挖断管线、重复开挖、改造频繁、地面塌陷、井盖丢失,造成通讯中断、煤气泄漏、污水漫流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正常秩序,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和无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全国发生多起下水道窨井盖“吞人”事件,2013年徐州“5·30三岁男童掉窨井事件”也对徐州市管网建设与管理工作敲响警钟,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和广大市民的热切关注。因此,分析城市管网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办法,是当前城市管网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1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现状

现代城市市政建设及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及规划,不相协调,使终至后,加之规划有时跟不上变化,造成建了又拆、造了又挖,管理混乱、规划无序等现象。

管理混乱与规划无序又造成了在城市市政建设中各强弱电管线部门,在地下及道路下埋设管线施工时,各自为政、埋设无序、随意性强,各管线管理及施工部门,如供电、给水、燃气、广电、通讯等设施均与现代人类生活悉悉相关,缺一不可,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各管线管理及施工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与协调,易造成施工质量马虎,管线埋设深度不符合国家安全规范要求,管线埋设位置随意性强,造成后期管理和维护困难,安全性差,表现在新建道路及管线施工时常将已埋管线及老管线挖坏。有时由于各管线之间埋设安全距离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一当造成破坏,维修时将非常困难或无法维修。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在和平年代,对于这种管线破坏所付出的代价只是维修、重做或赔偿。而对于战争年代来说,这种规划无序、管理混乱,所造成的管线埋设深度、各管线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和埋设位置随意性强等原因,会让这个国家或城市及人民付出沉重的代价。

就近几年来某些西方国家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而言,空中打击是制胜法宝,而定点清除是制胜的重要手段,结合军事卫星采用精确制导导弹、穿甲导弹或炸弹催毁重要军事目标,一旦一个国家或城市遭受战争打击,首先遭受打击的肯定是军事目标,其次民用设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那么就一枚穿甲导弹来讲,可以穿透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穿入地下几十米后再爆炸,可想而之其威力和破坏程度之大,给城市设施及各种地埋管线造成毁灭性破坏,可以想象各种地埋管线遭受破坏后,将造成城市断水、断电、断气、断通讯和网络终断等,给国家和城市及人民生活造成致命打击,由于各地埋管线规划无序、管理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管理,给战时迅速抢修带来困难。

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

2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措施

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针对各类管网,应合理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及领导部门,规划者应具有远景规划的思想及科学观念和应具备的能力,管理者应具有统筹维握的能力和具备行政执法的权力。两者相结合,既有合理规划的能力,又有严格执法的权力,这样将多部门规划与管理高度统一,形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而避免各管网间的相互干扰。

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设计布局事关整座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设计一条在极限年度内能满足整座城市(大、中、小城市)使用各类管网的地下通道尤其重要。

首先要将地下各类管网通道,统一规划进入同一公用通道,其次要根据本城市的规模(现有规模和可能发展规模)或大小,确定城市管网公用通道的位置、埋深、规模及结构型式和年限,并能兼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为将来可能的管线预留通道和位置。可参照城市地铁建设及管理模式,建立地下各类管网通道的指挥和监控中心,形成统一管理、集中管理。

在管网公用通道内安装可24小时监控的摄像报警系统,首先管线一但某处或某点损坏或被破坏,管网通道的指挥和监控中心,就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发现其损坏位置,也能在第一时间通知该管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也能便于各类管线部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在现代城市的地下,建设一条科学、合理、统一的管网公用通道,避免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今天造好了明天又来挖,供电管线刚结束,给水管道又开挖的重复现象,严重浪费社会共同资源和资金。

3强化管网后期管理

市政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建设养护并重的原则。市政设施部分由市政管理部门管理,水、电、气、讯等由各权属部门管理,部分封闭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市地下管网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现状整合资源;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实行电子信息化系统管理,建立并完善市政管网数据、图表以便于查阅,做到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养护维修预案,除应急抢修外,各部门根据发展情况,尽量做到统一建设,同时开挖,避免同地段重复施工;完善监控、检测设施,提高科学职能管理水平。一是为了保证运行安全、利用公安、电信等部门的监控网络对地上可见设施进行监控。二是建立污水监控与检测设施、设置控制中心,重点排污点设置监控探头等设施,随时检测各排污管网运行达标情况,保证安全;加强与社区、物业部门的联系,积极指导市政公共设施管理范围外的排污管网运行工作;逐步按定额标准配套养护、维修资金。改变出现问题从被动解决到进入常规管理。

4城市地下管网如何建设

结合工程特点,积极推广使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及成果。近年我国一些大城市正在掀起一场管网建设的“地下革命”,管网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又遇见了一些新的热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将先进的技术及科技成果应用于施工过程,如:“无干扰穿越”,在不破坏道路结构,环境无污染、不影响交通、又准又快等特点,以彻底根治马路乱“开刀”现象,美丽的城市道路再也不到处是“腰带”;积极推广“共同沟”建设。“共同沟”建设可以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避免以后铺设新管线没用空间,重复开挖,重复投资,破坏既有管线,浪费人力、财力;积极推广新建施工项目前期协调、配合工作。如:各产权单位线路普查,要铺设新管线数量、材质,做到一起施工,做好预留管线、涵洞等;随着“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管网建设也要跟上去,要不会造成河流、土地的污染。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是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之一,加强城市管网管理,是改善城市外观,避免城市“蜘蛛网”现象发生,改善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对城市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具有全局性的重要影响,让每一个城市都能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城市。

5结语

众所周知,一个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的管网公用通道,既能在和平时期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或这座城市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能在战时有效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生活所需。

参考文献:

[1]孙红卫.浅谈我国污水管网建设运营改革之路[J].给水排水,2010(36)

[2]冯杨.浅谈城市地下管线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

[3]赵泽生,刘晓丽.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若干建议[J].建设科技,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