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败的原因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败的原因浅析

王永瑚

王永瑚(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通过临床诊断和细菌学诊断失误、选用了致病菌不敏感的药物、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使用不当、抗生素的不合理联用、配伍禁忌导致效价降低或消失、抗生素和其它药物合用产生拮抗作用、抗生素的剂量、疗程不妥等方面对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生素治疗失败原因

抗生素是一种能选择性的抑制或杀灭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医院药品结构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购销量一直位居榜首[1],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抗菌效力日益在降低,导致治疗失败。现就其原因浅析如下,以引起同行的注意和重视。

1.临床诊断和细菌学诊断失误,选用了致病菌不敏感的药物。如方娟娟等[2]对72例细菌性肺炎病例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经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培养阴性占44.4%,阳性病例都是革蓝氏阴性杆菌感染,无1例肺炎双球菌感染。临床上表现无典型肺炎增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此时医生只能凭经验用药,导致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2.致病菌具有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敏感菌株被不断消灭,耐药菌株逐步增多。如耐四环素和氯霉素的痢疾杆菌几乎达100%,曾认为不易产生耐药的脑膜炎双球菌,近年对磺胺嘧啶的耐药性日益增多。同时,细菌对于一种药物耐药之后,对同类和类似的药物也耐药。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利福平类药物,在目前存在的本类各药物间存在着完全的交叉耐药性。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存在着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3]。此外,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二重感染,抗生素本身所产生的药物或积蓄中毒等均会导致疗效下降。

3.使用不当。抗生素对各种病毒并无疗效,而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脑炎、心肌炎等多为病毒引起,盲目使用抗生素使治疗无效。对结核性脑膜炎,如选用链霉素,则因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使治疗效果差或无效。

4.抗生素的不合理联用、配伍禁忌导致效价降低或消失。如用具有杀菌作用的青霉素G和抑菌剂金霉素联合治疗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其病死率显著高于单独应用青霉素G治疗者。许多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之间,由于配伍的变化,使其抗菌活力降低或消失。如四环素与氢化可的松的配伍静滴,青霉素或头孢拉啶在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维生素C和庆大霉素合用均使效价降低[4]。另如氨苄青霉素在含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由于乳酸根离子的作用,加速氨苄青霉素水解,而使效价降低[5]。

5.抗生素和其它药物合用产生拮抗作用。如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含二、三价阳离子(如Mg、Ca、Bi、Fe等离子)的药物如硫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铝凝胶、碱性碳酸铋、三硅酸镁、碱性硝酸铋等同服时,二、三价阳离子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成络合物,从而妨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收[5]。而致抗感染治疗失效。又如利福平和对氨基水杨酸合用时,后者可延缓和减少前者的吸收,之后引起细胞对利福平耐药而导致治疗无效。

6.抗生素的剂量、疗程不妥。未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或病人未按医嘱服用药物,使药物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或停药过早使疾病复发。如不少单位临床上为控制或预防感染时,用氨苄青霉素钠采用1日1次大剂量给药方案,由于其生物半衰期很短,一天之中大部分时间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水平,而起不到治疗效果[6]。

7.使用超过有效期的抗生素或因保管不善使抗生素变质。如氯霉素滴眼液,如贮存温度过高或贮存时间过长易变质,而使疗效降低或消失。

8.对深部隐匿性浓肿未进行外科手术引流,而使疾病复发,或手术后继发感染,使用抗生素而无效,或使用抗生素过迟,治疗不及时。如感染性休克若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不及时,休克往往不易纠正。

9.机体的防御机能低下,如果同时使用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使抗生素疗效减弱。或用抗生素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时,若输入大量液体,可使自肾脏排泄的抗生素有效浓度因被稀释而降低,造成治疗失败。

总之,造成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重视这些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使抗生素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大魁,等.中国药房,1996;7(1):31.

[2]方娟娟,等.中国药房,1995;6(2):202.

[3]汤光.甘肃省药学会199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5.

[4]杨利红,等.甘肃药学,1994;9(2):108.

[5]奚念朱,等.药剂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39-541.

[6]王虹.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