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习作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探讨习作教学

郭耕素

郭耕素

(单县北城小学,山东菏泽274300)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一、将生活引入习作教学,使学生有话可写

新作文教学中,常常有这么一个现象:平时小学生在讲一个故事、一件事情时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可一上起习作课,个个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他们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作文教学失败的原因在哪里?就把生活与课堂割裂开来。学生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而写作。提起笔来,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蓝天、绿树,不是同学间的嬉戏笑语、师长们的由衷关怀,而是干巴巴的记叙文六要素。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又能写出什么感人的真文章呢?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去寻找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泻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生活就是习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引生活之水进入教学中,就要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印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对生活之中的小事和周围发生的事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认为是小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小浪花,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题材。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只有积累了在丰富的生活素材,才能厚积而薄发。如活跃的课余生活、创造性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都是学生写作的丰富题材。要设法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激活生活的印象。让他们意识到,在生活、学习中发生过的许多事虽小,但有意思,就是很好的题材。只要加以提炼,就可以写出很不错的习作来。

二、打开写作思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生活中的材料,有话可写了。可如何将这些题材组织、构造起来,使之有条有理,畅通无阻?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所说的“路”即是写作思路。只有思路被打开了,学生的作文才有源头活水,绵绵不绝。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诱导,从学生完成一定字数的“句”“段”到成篇的过程中,始终要给学生这样一个信念:写作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一件很容易的事,是有章可循的事。小学生文体意识模糊,抽象思维较差,但他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可以通过“一体多练”“一事多写”等途径,训练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维,从而打开他们的写作思路。

“一体多练”就是在一定时间里集中练习某一文体,有利于学生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规律。如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写一个人,写《我的同桌》《我的爸爸》《我的老师》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写作练习,学生明确了写人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掌握了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规律。通过“一事多写”可让学生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一篇看图作文,让学生自己命不同的题目。同样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拓宽了他们的写作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

三、提倡开放式习作,放飞学生的想象

新课程越来越呼吁习作教学要从封闭的课堂中走出,从传统单一的训练中走出,提倡开放式作文。所谓开放式作文,就是要求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借助各种渠道由学生自由命题,进行跨跃式写作。教师要鼓励学生天马行空的个性化行文的理想,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民主化、建设性的思维场和语言场,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性在纸上快乐地挥洒。

为此,可以借助课文放飞学生们的想象。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高度凝炼,有很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打开他们感情的闸门,鼓励他们在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大胆想象,使诗中的人和事物形象具体化。有不少课文留有空白和悬念,可让学生补写空白。如学生对《小英雄雨来》一类的课文非常感兴趣,若让他们写一篇《雨来脱险记》,学生想象的翅膀就会自由翱翔,从而写出不同凡响的想象作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对文章简略部分或添情节,或加背景进行扩写;对课文比较含蓄的结尾引发联想和想象,进行续写。这样的训练,能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四、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里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像园丁一样,不光注意到剪莠除草,还要注意到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教师都会欢欣鼓舞,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励。”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渗透课标新理论,让习作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内心的需要,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打开写作思路,放飞个性,进而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了,思维活跃了,那么笔下的习作之花一定会绽放得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