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的几点意见

/ 2

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的几点意见

陈新

(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中心卫生院浙江开化324300)

【摘要】在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目前仍然还未形成规范化的教育模式。现如今,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全科教育以及培养全科医师。发展全科教育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积极采取在职医师全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完善师资队伍、教材以及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将全科医学建设和发展地方社区卫生紧密相联系,以便于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意见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523-01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全科医学,这是一门将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知识和操作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人性化、全方位、持续性作为重点的新型医学学科。并且能够向个人、家庭以及社区提供综合、便捷的卫生服务[1]。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全科医师为重心的社区服务队伍,并且全科医师的培养工作还没有开展和规范化[2]。本文通过对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具体的意见。

1全科医学的产生与特点

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医学模式。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从生物学单层次转向了心理、家庭和社会多层次[3]。传统的医疗模式就是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诊断治疗模式,现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病人的要求。医学的专科化使疾病在医学研究中获得了精确的定位,这在控制和消灭疾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趋向老龄化、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改变、医学模式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之间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

全科医学作为初级卫生保健领域的一门新型学科。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1)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2)综合性服务;(3)持续性服务;(4)协调性服务;(5)可及性服务。

2目前我国发展全科教育遇到的主要问题

2.1来自医学学术领域大环境的障碍

随着国内外科技的快速发展,医学的发展趋势已经趋向专科化和高度分化的状态。专科化的医疗服务态度也逐步成了医学领域的核心部分。由于大多数专科医师缺乏对全科医学全方面的了解,并且她们认为全科医师不能做到解决广泛的医学问题。这种态度会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以及其他医师的认知。这也就成为了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最大的一个障碍。然而事实上,专科医师仅在某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而全科医师则是在每个领域都具有一定水平的专家。两者在培养、行医模式、以及在医学保健制度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并且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支全科医学专业研究和教学的师资队伍。

2.2来自医学学校教育的问题

医学学院的教学更侧重于基础科学和基础医学,并且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强调的是专科训练,缺乏全科医学培养计划[4]。这些都会导致医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阶段缺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了解,并且还缺少有关以社区为服务为中心的全科医学培训,这就会促使他们在毕业后选择专科医师的职业。医学院的教学以及临床实习是及早让医学生接受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的阶段,因为这会对他们今后如何选择职业有重大的影响。

2.3来自政府制度的障碍

纵览全世界全科医学教育发展历程,全科医师的培养费用都是由政府出资,并且全科医师的职责也是与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紧密相连的,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倾斜[5]。然而目前,我国还不能实现依靠政府给予足够的投入来开展全科医师的培训,并且成为一位合格全科医师的标准制度还没有建立,现如今全科医师的岗位和职责也不清楚,这些都阻碍发展全科教育的进行。现阶段我们工作的重点应该集中于完善一套规范化的全科医师培养制度。

2.4来自人民群众的影响

由于受到基层医生以及医学界的影响,大部分人对全科医师都持有一种态度,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以至于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健康托付给他们,只要一生病就涌向医院,从而导致医疗资源浪费和过度使用并存的现象。

2.5全科医师师资缺乏的障碍

在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而目前全科医学理论师资主要教学内容预防医学知识,她们大多人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全科医师培训,并且还缺少全科临床实践[6]。目前,我国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少之甚少,因此承担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任务的师资主要是一些仅在工作岗位上培训过的基层医生,这部分师资在服务能力以及教学经验中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3对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的建议

全科医生是在每个领域都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程度较高的人才,主要的职责就是预防保健、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病人的康复和慢性病的管理等连续性的服务。Dicon曾经说过:“任何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若不是以受过良好训练的全科医生为基础,便注定要付出高昂的代价”[7]。教学改革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全科医学教学的质量。现对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生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3.1将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战略以及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让医学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开展和改革,并且更好地实施初级卫生保健战略,我们将发展全科教育,培养全科医生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同时,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必须要在满足我国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不仅要充分研究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内容和模式,建立全科医学教育规范化培养制度,而且还要结合我国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以便于建立适合我国现状的全科教育体系[8]。

3.2结合国外发展全科教育的经验

在欧美等国家全科医疗和全科医师的培养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历史,并且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全科医师培养制度[9]。我们可以学习并借鉴其中的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等。但是由于我国在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我们还要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提高对全科医学教育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2)将开展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重点工作;(3)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师毕业后教育制度,大力开展全科医师毕业后教育工作;(4)对医学学院的教育进行改革;(5)进一步开展全科医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6)并且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3.3建立相应的制度,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

能够促进国家卫生保健制度的公平,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措施就是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10]。对于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全科医师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1)制定社区卫生保障体系与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2)加大全科医师培养投资,引导医学生毕业后选择全科医师职业,对全科医师进行规范化培养;(3)制定全科医师资格注册制度;(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3.4促使一流的医学院建立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

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支持一些医疗条件比较成熟的医学院建立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并且加强全科医学的研究和对外交流,促使其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学科专业。

3.5建立全科医师具体的培养计划,并且进行医师技能水平考核

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编纂统一的全科医学教育的教材,必须要与全科医学服务的任务相适应。并且对全科医师培训后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用来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以便于及时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早进行调整,使培养计划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化。同时,我们要以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管理整个培训过程,提高勋勋质量。不断地与国外进行合作与学术交流,为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6积极开展全科医疗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的各个医院基本上都是实行的专科医疗体制,并将提高专科水平作为医院的发展方向。我们通过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全科医师,旨在与转变医疗服务体制,为发展全科医疗服务提供更多适宜的人才。因为只有广泛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全科医学的优势才能被更多人认识和了解,才能逐渐被认同接受。由于医疗制度的改革,促使全科医生成为医疗保障的第一线医生,将居民常见病解决在基层,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因而,在中国全科医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我们要继续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立威,王家骥.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SWOT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04:380-381.

[2]吴沛新,陈琦.关于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的几点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07:441-443.

[3]郭航远,池菊芳.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J].浙江临床医学,2008,07:1006-1007.

[4]刘涵.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养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

[5]姜润生,杨玉萍,陈有华.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08:5-8.

[6]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08:642-644.

[7]陆志刚,康玉唐,王菲菲.全科医学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03:1-3.

[8]王碧浪,张勤.浅谈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及对策[J].卫生软科学,2012,05:438-440.

[9]黄晓玲,肖文辉,陈静.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人才[J].中国厂矿医学,2005,05:474-475.

[10]肖勉.建立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全科医生[J].中国社区医师,1999,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