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DS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

李海利1狄纪君1陈仲武2陈一平2

李海利1狄纪君1陈仲武2陈一平2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4010)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具有完整临床数据的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DSA特征。结果:DSA表现为造影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人海绵窦,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并且可清楚的观察到瘘口位置、大小、静脉引流及侧支代偿情况。结论:脑血管造影是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的金标准,并能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海绵窦;动静脉瘘;脑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169-02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moussinusfistulas,CCF)是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继而导致以结膜充血水肿、搏动性突眼、眼外肌麻痹等眼部症状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进一步出现失明、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颅内出血、鼻出血,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2]。

本文搜集我院及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0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CCF30例,就其主要DSA表现进行分析,并就DSA对CCF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24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42.6岁。全部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水肿和颅内血管杂音;搏动性突眼22例;其中2例双眼球突出伴有鼻出血;19例不同程度的眼球活动障碍;视力障碍6例;头痛5例;耳鸣6例;2例伴有单侧上下肢无力。

1.2技术方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采用Seldinger技术,通过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及选择性颈内、外动脉造影,压迫患侧颈动脉行健侧颈动脉或椎动脉造影,可分别显示颈内、外动脉和基底动脉,以及彼此间的代偿情况。

2.结果

本组病例均经全脑血管DSA确诊。全脑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人海绵窦,形成一团浓密的不规则阴影,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左侧18例,右侧12例。24例外伤性CCF为高流量的灌注,19例颈内动脉直接破入海绵窦,5例通过后交通动脉破入海绵窦。6例自发性CCF为低流量灌注,其中4例颈内颈外同时供血,2例只有颈内动脉供血,4例颈外动脉供血者,是由颈外的脑膜中动脉和脑膜副动脉供血。这4例在对侧颈内动脉造影时使患侧海绵窦隐约显影,可能为其细小的脑膜分支参与供血。

图1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A左颈内动脉造影见造影剂瘘入海绵窦,向眼上静脉和侧裂静脉引流B右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代偿左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C左椎动脉造影见通过后交通部分代偿大脑中动脉。

图2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A右颈内动脉造影见造影剂瘘入海绵窦向眼上下静脉引流,B右颈外动脉造影见脑膜中动脉和脑膜副动脉参与供血C左颈内动脉造影可见右侧海绵窦隐约显影。

3.讨论

3.1CCF的病因及分类

海绵窦瘘根据病因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临床上以外伤性CCF为多见。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可能是由外伤后颅底骨折片刺伤血管、骨折错位撕破血管或因外伤后颅内压力剧烈升高使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导致颈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主干和(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支与海绵窦形成直接或间接动静脉交通[3]。自发性海绵窦瘘(spontaneouscarotid-cavernousfistulas,SCCF)的病因缺乏详细研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动脉壁的脆性大小以及退行性变与有直接关系[4]。

3.2DSA在CCF诊断中的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表现为造影剂自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分支溢人海绵窦,海绵窦及眼静脉等早期显影。可以明确诊断CCF,除此之外还可了解:

(1)瘘口的位置和大小:大量造影剂经颈内动脉进入海绵窦内,使海绵窦呈团块状显影,通过不同角度投照或者对有些患者可以进行3D-DSA检查,通过3D-DSA像能够很好的评定海绵窦的大小,确定瘘口的位置、大小及数目,尤其在假性动脉瘤时,在术前3D成像提供的图像信息能够提供准确的瘤颈位置、大小等信息,对采取什么治疗措施有很大的帮助[5]。本组瘘口位于虹吸部水平段22例,前曲段3例,后曲段5例。

(2)静脉引流方向:所有30例中有22例主要是通过眼上静脉引流,10例同时有不同程度的眼下静脉引流,还有2例向前破入筛窦形成假性动脉瘤引起鼻出血。向后至岩上窦、岩下窦,进而颈内静脉;向上经碟顶窦、侧裂静脉向皮层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向上引流常提示有出血的可能,本组5例伴随有引流入上矢状窦,其中2例破裂出血;30例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向下引流至翼丛,12例向对侧经海绵间窦到对侧的海绵窦及相应静脉。

(3)“盗血”程度:指行患侧颈动脉造影时,瘘口以远的颈内动脉及其大脑前中动脉完全或部分不显影。若完全不显影,则为全“盗血”;部分显影,则为部分“盗血”;24例患侧造影时大脑前、中动脉由于“盗血”严重而显影不完全,甚至不显影。

(4)脑循环代偿情况:在压迫患侧颈动脉的情况下,进行健侧颈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可了解通过前后交通动脉对患侧大脑半球脑循环的代偿性供血情况。本组29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通过前交通或/和后交通动脉的代偿,其中1例合并有对侧颈内动脉闭塞,通过患侧颈内动脉经前交通代偿对侧大脑前动脉,椎动脉造影有后交通代偿大脑中动脉,还有通过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的吻合支代偿。

综上所述,全脑血管造影不仅能确诊CCF,而且能够看到瘘口的位置,大小,引流方向及代偿情况,这样就可以为采取具体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本组6例SCCF中有2例选择通过岩上窦入路用弹簧圈栓塞成功。其余4例因瘘口小采取保守治疗。24例TCCF中21例用弹簧圈或/和球囊闭塞瘘口成功,3例因瘘口较大,最终选择了通过闭塞颈内动脉治疗CCF。

颈动脉海绵窦瘘属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随近年车祸、外伤的增多呈上升趋势。因其症状和体征多为眼部表现。外伤性海绵窦瘘一般出现的症状体征早,并较重,不容易误诊,而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有时容易误诊为结膜炎、巩膜炎、眼底出血或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延误治疗时机[6]。如能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尽早封闭瘘口,改善脑部供血,保护视力,促使突眼回缩,可避免由于贻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DSA不但是确诊的“金标准”,而且是介入栓塞治疗前的必需检查,所以对于有条件的高度怀疑有颈动脉海绵窦瘘者或者已通过B超、CT等其他影像学手段明确诊断者,尽量进一步行DSA检查明确瘘口大小、位置,引流情况、循环代偿情况,以便于确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Aissaa,Arousa,Alouinir,etal.Ballistictraumaresultingincarotid-cavernousfistula[J].Journalfrancaisd'ophtalmologie.2012,35(9):722

[2]BarryRCWilkinsonM,AbmedRM,etal.nterventionaltreatmentofcarotidcavernousfistula.[J].JournalofClinicalNeuroscience.2011,18(8):1072-1079

[3]严宇清,梁式森,杨雷霆等.颈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诊断及血管内栓塞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644-645.

[4]田喜光,段传志,李铁林.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2,18(3):328-329

[5]SKohyama,SIshihara,FYamane,etal.Three-dimensional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forendovasculartreatmentofdirectcarotid-cavernousfistula-casereport.[J].NeurologiaMedico-chirurgica.2010,50(5):404-406

[6]潘晓辉,张家成,郭飞.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