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橘散”治疗胃肠息室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金橘散”治疗胃肠息室2例

张庆强张建国

张庆强张建国(江苏省宿迁市工人医院223800)

【摘要】胃肠息室是消化道良性病变,西医未有较好疗法,多是对症处理,笔者按中医辨证的理论,用自配方“金橘散”治疗胃肠息室2例,效果理想,为中医治疗消化道疑难杂症,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金橘散”治疗胃肠息室

例一、陈某某,男,40岁,农民,宿豫县人,农民。

初诊时间:99年6月11日。

患者于1月前因胃穿孔行胃部分切除术,痊愈出院。近日有胃胀,腹痛感,食后加重,嗳气,其余正常,钡剂透视示:胃大弯见钡剂滞留,约2厘米大小,诊断为:“胃憩室”。脉细,微弦,舌红,苔腻,形体消瘦,精神疲倦。症属脾胃虚弱,气滞肝郁之象,予自配“金桔散”治疗。

药物组成及制法:内金50g、桔梗50g、枳实40g,微炒研末备用。

用法用量:每服3g,日二次,开水送下,嘱其注意保暖,禁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一月后来复查。

99年7月14日复诊,患者自诉,服药后,胃胀,嗳气症状逐渐消失。饮食增加,一切如常人,钡透视示:胃大弯憩室消失,钡剂通过顺利,应为临床治愈,嘱其按原方加服一月,现已十二年未见复发。

例二、力某某,男,51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7月29日。

患者诉:左下腹胀痛一年,曾在外地医院作B超和灌肠检查,未见异常,胀痛位置固定,解便及肛门排气后舒适,大便不干燥,无粘液,饮食正常。脉滑,舌红,苔薄。结肠降段压痛明显,无包块。本科拟诊为结肠憩室作钡剂灌肠摄片确诊,X片示:(片号:19087)乙状结肠段有一3×2cm圆形影,钡剂滞留,边缘光滑,约15分钟后重新摄片,该形无改变,确诊:乙状结肠憩室。

方:内金50g、桔梗50g、枳实50g、延胡20g、木香20g、青皮40g、陈皮40g。

炒香,研末,每日两次,每次3g,开水冲服,一月后复诊。

99年8月26日复诊,自诉服药后,小腹胀明显减轻,仅下午有轻微不适感,药已中的,原方继服一月。

99年10月6日三诊,患者诉服药60天后,左下腹胀痛感消失,饮食二便正常,为临床治愈(未做钡灌肠证实),观察十一年,未见不适。

讨论

“胃肠憩室”多为脾胃虚弱、肝郁气滞所致,临床表现为纳差、腹痛、腹胀、嗳气、肠鸣、排气;且以部位固定、大便正常为特点。

方中,内金是促进消化要药,能振奋脾胃功能;配枳实、陈皮、青皮、延胡等,以理气止痛;木香、香附、解肝郁,桔梗为诸药之舟楫,且宣肺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消胀除烦之功效。胃气振,营养充,诸疾自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枳实有增加平滑肌收缩之功能,肠胃收缩力加强,各器官运化有源,顽疾可摧,且制成散剂,服用方便,可长期服用,无煎煮之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