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王芳凤

王芳凤(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火针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285-01

火针疗法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针灸方法之一,古称“粹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以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症状逐渐加重,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健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关节周围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范畴,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和“肩凝症”等,由于该病疼痛较重,病程较长,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科采用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72例患者中,男,30例,女42例,年龄30~8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3年。左侧病例35例,右侧病例37例。临床表现:肩部疼痛,夜间或肩部活动时加重,肩关活动受限,活动度明显减少,关节周围广泛压痛,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火针疗法。选穴:患侧肩髃、肩贞、肩前、肩井、天宗、曲池、合谷、阿是穴。风寒湿痹型加阳陵泉(双)、血海(双)、筋脉失荣型加足三里(双)、三阴交(双),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常规局部消毒,曲肘呈90°,手放于胸前或肩外侧。选用2雨专用钨钢火针,将针身倾斜45°放于火焰上,以针身烧红为度,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速刺疾出(时间约1S),只点刺不留针,进针深度为0.5~1寸。隔日1一次,每次选用以上2—3个穴位,7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同观察组,行手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7次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消失,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酸沉感,会自动消失,除后伸摸脊仅能达第10胸椎外,其他功能均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3618107177%

对照组3612813355%

4、护理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饥饿、劳累;

2)取舒适体位,体质虚弱者取卧位;

3)嘱患者不要用指甲搔抓针孔处,治疗当天不宜洗澡,保护针孔处,以免污水侵入针孔,感染化脓;

4)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5)火针治疗期间忌食生冷。

参考文献

[1]代玉华、李霞,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99—1400.

[2]高秀领、张雪娟、王俊玲,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28例临床观察(J)问北中医,2008.30(7):739—740.